俄罗斯阅兵两种新武器亮相 北约部队首现红场(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7-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观察

俄借阅兵展示自身重大变化

军事问题专家称俄对外释放善意

谈及5月9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认为,俄罗斯通过此次阅兵希望达到两个目的。

一,让西方国家承认俄罗斯在二战中的历史作用,毕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欧国家,对于前苏联在二战时期的作用,提出了“疑问”。

二,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即俄罗斯希望向全世界展示该国自2009年军事体制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

俄力求轻装上阵

宋晓军称,与2008年的俄罗斯阅兵相比,此次阅兵展示的武器有所减少,陆军装备尤其少了很多,且空降兵的战车也没有现身。这意味着俄罗斯军事体制改革已初显成效。

宋晓军解释说,这种变化可以被视作俄罗斯在军事体制改革上的“拐点”。按照原来俄罗斯装备体制,讲究大纵深、高速的重装甲出击,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毕竟前苏联在二战中打过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陆战。而自军事体制改革以来,俄罗斯把陆军规模从“师”变成“旅”,力求轻装上阵。

据介绍,俄罗斯进行此种军事体制改革,客观上缓解了北约国家的担忧,也降低了自身对外界的威胁。这是俄罗斯在向北约和西方国家释放善意。与之对应的是,此次阅兵首度邀请了4个北约国家参加,意在表达善意,强调合作。

“这是现实主义阅兵”

宋晓军说,备受关注的“白杨-M”型车载导弹以及“铠甲-S1”防空系统均是首次在阅兵式上亮相,充分展示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宋晓军认为,此次阅兵是梅德韦杰夫,根据本国的财力和国内的需求,实现的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对内强硬,对外释放善意。这是一次现实主义的阅兵。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