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清末菜市口真实砍头场面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9-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来源:环球网

陈兆棠临刑照

菜市口曾是明清两代京都著名的法定刑场,每年秋后处决,皆于此地。听老人们讲,这里杀人后,在地上洒上炉灰,盖住血迹就卖菜,故名菜市口。

菜市口刑场在宣武门外,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

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

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

清代许承尧曾写诗《过菜市口》颇具声色:薄暮过西市,踽踽涕泪归,市人竟言笑,谁知我心悲!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杀人地方了。

菜市口没有什么固定的地方作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

监斩官的高座设于店堂门口,高塔的席棚内放长桌、椅子、钩笔架、朱笔等。只要监斩官入座,朱笔一点,一分钟后刽子手的鬼头刀就砍到囚犯的脖子上。此时死者亲属便以厚礼贿赂刽子手,侍人头落地时,将一个馒头塞入脖颈,止住鲜血外喷。

那年头杀人也可发财,刽子手凡杀一人,遂提头来见,监斩官照例用朱笔在犯人头上点一点。那支笔就会有人出高价买去,以压邪驱魔。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8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