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里的随军牧师 大兵的精神支柱【组图】(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9-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军随军牧师,美国大兵的精神支柱。

在菲律宾的牧师是第一批经历战斗的牧师。他们之中有几个人因为英勇地带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或在战火中抢救伤员而功勋卓著。随着在1942年早些时候巴丹半岛和克力加多的沦陷,21名牧师成了战俘。在数个星期中,数目达到了32人。牧师在战俘营生活十分艰辛。起初,日本人不准他们进行宗教礼拜,把牧师看作是搞宣传鼓动的人。经常是牧师将布道讲稿捆在石头上,扔过铁丝网以使别人在不同的时间可以阅读。后来,他们可以自己组织宗教活动了,便开设唱诗班、进行洗礼活动和学习圣经。

牧师并不只是在战斗环境中服役,他们也在战线的后方照料部队。他们帮助难民,为3000名爱尔兰孩子组织圣诞晚会。他们有的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战俘打交道,有的照料那些从集中营释放出来的人。一个幸存者——亚伯拉罕·菲佛就是从达乔被一个美国犹太太牧师解救出来的。在到美国并完成他的学业之后,菲佛做了一名美军随军牧师,藉此“偿还我生命的债”。

在整个战争期间作为首席牧师领导牧师体制的人是阿诺德牧师。在他的领导下,这个部门的规模从几百人成长为战争结束时的8000多人。在1942年,他被提升为陆军准将,在1944年,升为少将。他的副手——乔治·T·里刻赛牧师在1944年接受了一颗星,因而确立了副首席牧师准将的军衔。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1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