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赏功 钱真伪辩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王赏功”钱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所铸,铸钱情况的细节已无从可考,仅有数品存世。从此钱的钱文内容分析,非系平常的流通用钱,铸量应很少,其流通范围应在明末时期张献忠部经常活动的地区,所以,“西王赏功”钱能在福建北部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只从一枚钱币的发现地及当时自身的铸量来推断它的真伪难免主观,还要从钱币自身的特点来判断分析,虽然“西王赏功”钱存世稀少,但可从同为张献忠所铸“大顺通宝”钱币的诸多特征进行比对。

“西王赏功”与“大顺通宝”皆为同期所铸,铸造工艺、材质及铸成钱币的风格如出一辙,两者的穿郭、钱文深浅、文字写法、表面处理等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

闽北出现的这枚“西王赏功”钱币,钱文笔画过于做作。钱文较“大顺通宝”的钱文过于深峻,笔画略显肥壮,这应是仿者未见过真钱,在对摹拓片时,不了解仿品钱文实际拓出后的粗细所致。另钱币上锈蚀,从照片上看不自然,钱体边郭磨露出铜质,但铜质磨损不重,钱缘边角锋利,而钱体内钱又不易磨到处却被磨的浑圆,这在钱币日常传承中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此钱的持有者数百年来只磨钱币的几个部位。古代钱币因多种原因被悬挂、压坠、放置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方,但以大钱缝于蚊帐上确实少见,一来钱重压坏蚊帐,二来钱帐相融,又入水洗,钱币表面早应被磨损光亮,不像此钱包浆尚有绿色锈蚀。

“西王赏功”之钱,确为珍罕之物,旧时集泉大家,尚无人能一一收入囊中。今人藏钱,不可急功近利。若能立足于平常,收藏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代钱币,既能养性怡情,也可收藏投资。近两年,中低档钱币市价翻倍者不在少数,远远超过了黄金价格的上涨速度,百克黄金之价,也只不过是我们常见的几十枚中档古代钱币的价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