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家中打开一细看,原来外残里不残。这画除显得有些褪色陈旧外,竟丝毫未损,遂将脱裱的绫边、脱落的托裱衬纸取下,略加整理,一幅上好的名家书画就展现在眼前。
此画幅纵100.8厘米,宽46.6厘米。画幅左上方是用草书题写的四言诗一首,两 苍松傍石生,白云深处惬幽呜,何时共听华亭鹤,立到荒郊月野明。
落款“光绪庚午清秋八月 上氵斡吉日蒲华”,下押朱文方印一枚。
蒲华是著名的“海派”画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字作英,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清代道光十年(庚寅)即1830年,卒于宣统三年,即1911年,享年82岁。蒲华秀才出身,善画墨竹、山水、花卉,作品深得徐渭、石涛、文同、郑板桥的笔意。吴昌硕大师曾赞誉他“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之洒落逾慎人也。”
这幅画的落款时间上出了差错。据查,光绪朝没有“庚午”,只有“庚辰”、“庚寅”和“庚子”。“庚午”是同治9年,他不可能预知光绪年号,故本人分析“庚寅”、“庚子”的可能性大。诗中有“华亭鹤”句,华亭仍上海旧称之一,蒲华晚年寓居上海,作于此时当较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