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窑是一座不见于文献记载的民间窑,创烧于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以后,盛行于晚唐,终于五代。它烧造的历史虽不长,但生产的瓷器种类丰富,式样繁多。更具特点的是,用毛笔以褐彩画成多种题材和不同风格的釉下彩瓷画如:人物画、动物画、花卉画、花鸟画、云气山水画等。2004年长沙市博物馆在对长沙窑器物进行全面清理建档工作中,意外的发现了一件青釉褐彩人物山水纹瓷壶。
该壶高18.9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2.4厘米,底径9.5厘米。折口沿,长
颈,宽边耳形柄,柄的外侧面正中饰以二道凹进弦纹;九棱形短流,四瓣形
腹,假圈足稍内凹,黄白胎质。通体施青釉不及底,可惜绝大部分脱落。但是,褐色绘人物、山水、龟兽仍清楚可见(照片)。流的下方,以褐色线条勾勒出一位头带尖顶圆形笠帽的男子,端坐在岸边,右手举一钓鱼竿,垂钓于水中;左手执一杆靠在肩上,杆之顶端垂一小型网兜,头和身子稍向右偏,两眼聚精会神地望着水中。钓鱼人的左前方,同样以褐彩绘有一浪高似一浪的水波,水波中浮现出一只大海龟,它昂着头伸出水面,稍左偏望着钓鱼人,似要说话的样子,背壳漂浮在水面,四肢在水中奋力向前划行,尾巴也直翅出了水面。钓鱼人的身后,便是影影绰绰、重重叠叠的山峰。
画面生机勃勃,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潇洒,淡雅简洁。以人物、山水、、海龟三种纹饰图绘饰于一件壶上,组成动与静的画面非常和谐。在我馆几千件的长沙窑器物是唯一的一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