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金漆花鸟挂屏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漆器艺术流传到泰国后,在不断的演进中融合了泰民族的传统工艺与审美观,无论是在工艺技法还是在纹饰图案方面均形成独特的泰国风格,取得了泰民族漆艺的创造性成就。17-18世纪时,东方的漆器受到法国上层社会的青睐,当暹罗(1948年后称泰国)使者将所产漆器作为礼物赠送给法国国王后,受到法王的高度赞赏,他们还应邀入宫专门介绍暹罗漆艺及其他艺术品的情况。

佛教在泰国的流传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这种影响在泰国的绘画、雕刻、音乐、戏剧、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所有艺术活动都是围绕形成其民族意识和观念的宗教信仰进行的。在

古代泰国,佛寺不仅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还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艺术、工艺和知识的学习与传播
都来自寺院,作为泰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漆器艺术的发展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它是为宗教和达官显贵服务的艺术。泰国古代漆器的主要品种是佛寺中用于存放佛教经文手稿的藏经柜,经文是传播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为了体现这种神圣性,藏经柜做工极其精致,通常柜子的四面均髹饰着华丽的纹饰,金色的图案用金箔贴就,造价昂贵。图案纹样多取材于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及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动物等,寓意丰富,虔诚的宗教信仰与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融为一体,体现了泰民族“寓敬意于神圣之中”的境界。

 p; 1985年3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出访泰国,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将这对富丽堂皇的金漆花鸟挂屏赠送给李主席,其画面取自阿瑜陀耶王朝17-18世纪时期一件藏经柜的柜门图案,采用传统的“莱罗南”工艺制成。该藏经柜以精彩绝伦的画面和卓越的技艺被誉为泰国古代漆器艺术的经典之作,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繁茂的热带森林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参天大树将画面自然地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表现的是森林空中的情景,小松鼠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着,林中的鸟儿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追逐蝴蝶,或展翅飞翔,或栖息在枝头;下半部火焰似的叶形纹饰是最具泰国民族风格的装饰图案,笔触细腻,缠绵委婉,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与火样动感。细细观赏,会发现火焰似的叶饰其实又是许多舞动的飞龙,这便是泰国传统图案纹饰的精妙之处。

用金箔装饰漆器是泰国漆艺的独到之处,这种传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至18世纪时,泰国漆艺创作达到顶峰,建于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王(1782-1809年在位)时代的大王宫内的阿玛林宫的宫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泰式贴金工艺被称作“莱罗南”,意即“用水冲洗的图案”,主要用于黑色底漆上。“莱罗南”工艺的具体制作过程是:首先在木板上刷三层黑漆,再画出图案的轮廓线,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在将要留出黑漆的地方涂上可溶于水的-胶漆,接下来在整个画面上再涂上一层薄薄的漆,半干时将片片金箔贴满画面,大约二十小时后用水冲洗,粘着-胶漆的金箔脱落,呈现出一幅庄重华美的黑地金纹漆画。

一件完美的漆艺作品除了需要娴熟的工艺制作技巧外,还需要高超的绘画水平。泰民族绘画艺术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隋书·赤漆》记载,公元607年我国使节出使泰国时曾见到当地人家“每门图画飞仙、仙人、菩萨之像”。泰国漆艺装饰图案和其传统绘画一样是二维空间,即平面构图形式,各种人物、动物、溪流、花草树木、建筑物等被均匀和谐地分配在画面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平方厘米的泰国古代漆器上都拥有精巧优雅的装饰图案。

泰式“莱罗南”漆艺要求漆匠具有高超的漆艺和绘画水平,不仅如此,一件作品从设计创意到完成需要多道工序反复操作,往往要花费数月时间。在快速发展的泰国现代社会中,目前只有北部清迈地区依然使用这种古老传统的漆艺制作方法,因而这对光耀繁丽的金漆花鸟挂屏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使我们从中领略到泰国漆艺的独特魅力。(图片提供:孟承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