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马牌,长11.4厘米、宽3.8厘米、厚0.6厘米,整体呈长方形,顶端呈圆弧状,上有一小圆孔。正面用阴刻线分为两部分,上部阴刻繁体楷书“鞍辔全”三字,
下部从右至左阴刻繁体楷书“正德十三年八月内。赏龙驹名曰腾霄骏。嘉靖五年三月内终”。该马牌1986年出土于湖南常德朱佑枢家庙附近一葬马坑内,葬马坑用青砖砌成,顶用石板封盖,坑内发现有马的骨架和马鞍等物,是一座专门葬马的埋葬坑。通过研究地方文献有关记载,该马应是明代荣庄王的坐骑。荣庄王,名佑枢,明宪宗第十三子,正德四年封藩常德,嘉靖十八年卒。荣庄王在常德城内建有荣王府,葬马的地点位于荣庄王的家庙附近。对于洞庭湖区的常德来说,以沼泽和山地为主,并不宜于骑马。但人
们把马当作是一种很珍贵的动物,其象征作用远远大于其使用价值。常德很早就有葬马的传统,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谪居郎州常德旧称就曾葬马,并写有《伤我马词》。荣庄王当时很珍爱此马,从正德十三年进入荣王府,到嘉靖五年卒,该马在荣王府服役八年。除了坐骑之外,它更多是象征高高在上的王权。此马死后,专门为其修建了葬马坑,陪葬了全套的马具。还制作了珍贵的银马牌,对马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赏赐“腾霄骏”的称号。该马牌也可视为一块马的墓志铭。十分罕见,一方面反映了明代地方藩王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反映一种爱马的传统和相关风俗。/P(2005年11月16日8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