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元代发展起来的青花瓷器生产,到十四世纪中叶以后工艺日臻成熟。生产出不少优秀的作品,如青花象耳龙凤纹瓶,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昭君出塞,蒙恬将军玉壶春瓶,鬼谷子下山,尉迟恭单骑救主等等。这里有一对元青花象

一、元青花象耳龙凤纹瓶一对。一高63.5、口径14、足径16.6厘米,一高64、口径14.2、足径16.8厘米,元景德镇窑。*、长颈、溜肩、腹瘦长、高圈足。肩部对称二象耳、腹、足间二道凸棱。全器以青花绘八层纹饰:第一层*周围是较为狭窄的带状地带,上面画出缠枝菊花。第二层画出竖立的芭叶纹。第三层是云天飞凤,浮游于下层起伏的四海波浪上空,云海之间。第四层是一周缠枝莲花。第五层是描绘海水云龙纹,是这件瓷瓶的主要装饰部分。龙身细长、小头、龙为四爪。云朵作芝盖状,构图疏朗,给人以“龙飞在天”的感觉。第六层是波浪纹,与上层海浪相衔接,联为一体。瓷瓶的足部分为第七、八二层,第七层上承瓶身,在造型上处于蜂腰地段,画出一周缠枝牡丹。这对瓷瓶,国内外学者把它定为“至正型”标准器,作为鉴别元代青花的依据。今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绘有“鬼谷下山”场景的元代青花罐,则是依据象耳瓶参考确定烧造时间为1351年。元青花象耳龙凤纹瓶有明确的纪年,即元顺帝至正11年1351年。此瓶颈上部蕉叶纹中夹铭文为“信州路玉山县顺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 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双象耳略有刻划,用青花绘出双眼等。该器造型规整端秀,亭亭玉立,纹饰丰富。绘画精妙,青花色质浓艳。釉白中泛青。莹润光泽,为元青花瓷器之佳作,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这对瓶和英国伦敦戴维德基金会藏品如出自一人所制,一窑所烧,铭文款识一人所书。
(2005年10月12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