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幅画的真伪,本不用面面俱到,有几点可以指出明显的错误便可以结论。但是,对于初涉收藏
领域中的藏友,尤其是对文化含量相对较复杂的书画作品,鱼龙混杂的现象常使这些朋友不知所措,往往看到熟悉的名款和有内府收藏印记,便贸然断定是真品而且还认为是捡了个大漏。殊不知,作伪之人基本不会空穴来风的生造,大多是望风捕影的胡编,这类人都会投其所好,弄得像真的似的以蒙骗那些初学乍练者。我手边有几张朋友们寄来的照片,拍的是清代著名人物画家改琦的作品“达摩图”(见图一)。改琦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殁于道光八年(1773~1828年),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乃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所作山水、花草、兰竹能师前人之长,又能独显己貌。著有《玉壶山房词选》。
我们先来看看是图右上端的款题部分。先是一首五言六句诗,“赤足行何苦,低眉事已非。龙汉风雷劫,悲智见禅机。惟当持定力,我佛许皈依。”(见图二)如果说这是一首佛门偈颂,只能说是未见道者的“野狐禅”。如果说为画题诗,这是不合格的作品,平仄不合,文辞不通,文义相忤,难和能书善词的改琦联系起来。其中“龙汉风雷劫”句中的“龙汉”,原指道家谓天地间有“龙汉”、“赤明”、“上皇”、“开皇”、“延康”等五劫,“龙汉”为始劫,其余依次而下至“延康”而止;佛家只讲过去现在未来劫,分别是“庄严劫”、“贤劫”和“星宿劫”。虽然释道两家对世界界宇宙的看法大致相同,但经典之间绝不混同,诗文中佛典能讲明白的也没必要用道家的话来解释,这是其一。其二,“我佛许皈依”句。皈依与否,是信愿,不是定力。定力者,外道亦足具之,而佛家的“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愿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才是信众皈依的条件。再附带说一句,释教中的佛不是西方宗教中的上帝,不听从上帝的话上帝便会震怒,降罪于人;释教中的佛,首先是强调众生平等的道理,其次是告诉人们从凡夫到觉悟者的途径。六祖惠能《坛经》中曾说过,“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完全是循循善诱,来去自由,没有什
么许不许的道理。次谈改琦画作的书法与落款。清代康乾之际是赵、董风行的时代,而生活于乾嘉之际的改琦,受赵、董流风所被,书法当随时代而具有帖派的韵味。观其所作,虽笔力缺少雄沉之致,但点画结字仍不乏温婉可爱之处,这类字单独成篇似不足观也,但与仕女、花草、兰竹等相辅而成,倒也相得益彰。而“达摩图”中的“改琦”书法,明显是碑体的间架,使转颇“硬”,笔札功夫明显异于改琦《宫娥梳髻图》中的的题字(见图三)。另外,改琦作画的签名,我们可以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随便撷取几例(见图四),不论楷行草诸体,均找不出“达摩图”中“改琦”的写法。“达摩图”中的两枚内府收藏印章,恐怕是作伪者最想说明问题的“法宝”,可惜,作伪者并没有学到内府印章的“刻板”之处,其中,“无逸斋精鉴玺”“御书房鉴藏宝”边框均有缺损,显然不符合皇家制度。再有,“御书房鉴藏宝”中的“宝”字最后两短竖,原印如鼎足,坚实而有力,而此印的两足,却蹩脚得一如“斗鸡脚”,颇有些站立不稳的样子(见图五、六)。
最后再谈谈此画的内容。画面描绘的是作为禅宗初祖的达摩,散坐于树下,或休憩或作思维修的样子。达摩身穿绣有金色莲花纹的袈裟,袒胸而坐,一只鞋子穿在右足,另一只鞋子置于身前,且不论天竺僧人没有穿鞋习惯(《金刚经中》有“还至本处,饭食讫洗足已,敷座而坐”似足以证明),就此图中鞋的样式,也可商榷。重要的是达摩身穿的袈裟不合僧仪,造像壁画中的菩萨像因为“觉悟有情”的含义,身着世俗服装无可厚非,而作为沙门的出家人,不论证得果位与否,均须身着“杂染衣”,岂能穿着如此富贵?我们还可以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改琦绘《钱东像》中改琦为身穿僧服的钱东造像,也可作为旁证。另外,图中达摩胸部造型极不准确,读者可自去揣摩(见图七)。改琦的人物画向来是细致典雅,不论花草树木皆一笔不苟,作伪者虽然也知道改琦画作中坡草用点来完成,但点法的纯熟细密和生疏荒率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读者可以找来《钱东像》(见图八)和广东省博物馆藏改琦《仕女图》两相比照,自能印证笔者所说。至于说树窟和树点的画法也就不用笔者再多说什么了。
(2006年3月1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