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我国制盐的历史悠久,盐的产地众多,产量丰富。自然界中的盐可分为海盐、井盐、岩盐和池盐4种。其生产方法各不相同。
海盐是煎煮海水或在海滩上晒干海水所得。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利用海水煮盐。据记载在商代食盐已是饮食调味品。
井盐是开采地下的卤水,再倾注到盐锅中,加热逐渐煎干水分,结成颗粒盐。我国盐井的开发,以四川为最早,据传创始于战国末秦孝王时。
岩盐是指古代地质时期泻湖和海湾中沉淀积成的固体盐,也称石盐。岩盐多埋藏于地下深处,在古代的采掘技术条件下,一般无法开采利用。但在西北干旱地区和西南含盐地层出露地区,也有一些是可以开采的。
池盐是指盐湖中沉淀的固体盐。在我国新疆、青海、西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吉林等省均有盐池。而我国古代开发的盐池,以山西解池的历史最为悠久。解池在山西运城县境内,长约30公里,宽约5公里,湖区面积130平方公里。湖水深数米,为咸水湖。解池地处季节性气候带,夏季气温高多东南风。经日光曝晒,热风吹拂,池中盐水饱和,盐晶便结于水中。据记载解盐的生产可早到先秦时代。早期制法,采用天然结晶,人工打捞的方法。这种方法延续了一个很长时期。约在唐代开始采用垦畦浇晒法,即在平地开挖若干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蒸发晒制。现在盐池边还有有一座建于唐代以前的池神庙,分别供奉盐池神,太阳神和风神。
在山西运城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方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所刻的《河东盐池之图》石刻。石刻高107厘米,宽176厘米,厚33厘米,重约1000公斤,原存放在盐池边的池神庙内。此图采用鸟瞰方式,细线阴刻的工艺手法,形象地反映了明万历年间运城盐池的自然风貌和盐业丰收的情景。图上盐池微波荡漾,许多盐工正在辛勤劳作,有的用铲子修整盐畦,有的用水斗向盐畦内灌水,有的刮收成盐,有的用箩筐担盐上堆。池畔星罗棋布的盐堆犹如一座座小山。在盐池北岸,一位巡盐御史带领人马正在巡视,他长服曳地,背手站立观望,身后有一随从手持伞盖为他遮阳,面前有一场官向他下跪报告盐情。在图面的左侧还刻有明万历年间巡盐御史吴楷写的《南岸采盐图说》,共322个字。明朝政府每年从河东盐池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全国盐利收入的1/3。《河东盐池之图》石刻是明代运城盐业的形象记录,为研究我国古代盐业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2006年3月1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