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枚证章,乃原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杨康龄同志(已故)于1963年捐赠。此证章圆形,直径3厘米,质地为铜,红色圆边,正面中央图案为五角星,上写汉字“五”,五角星左右两旁分别为“抗”、“大”两字,五角星下面为“证章”两字。背面刻有“No.220”字样。另一枚证章乃朱乃左老人(江苏阜宁陈集人,现年75岁)珍藏,此证章长4.3
、宽1.4厘米,质地为铜,此证章形状不规则,正面分别由红色五角星、白地黑漆的大写拼音字母“KANG—DA”、红地白漆的汉字“抗大”和数字“(5)”构成。背面刻有“No.315”字样。据朱乃左回忆是寄居在他家的抗大五分校学员临别时赠送给他父亲朱庆豪作为留念的。抗大五分校,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大学第五分校。它的前身是原在泰兴县营溪的抗日军政学校(冯定《关于抗大五分校一段历史的回忆》)。1940年10月10日,东进新四军一支队和南下八路军五纵队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10月15日,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1月23日,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迁至盐城。刘少奇、陈毅也先后由海安至盐城。由于盐城的抗战形势发展势如破竹,干部的培养刻不容缓,“为了实践而学习理论,为了打胜仗提高工作而进学校,为了养成一批军队工作干部才办抗大。” (陈毅《对抗大工作的建议》)1940年11月底,华中指挥部果断决定将抗日军政学校同八路军五纵队的教导队合并,正式成立抗大五分校,地点设在今盐城中学正北楼。陈毅兼任校长、政-委员,赖传珠兼任副校长,冯定任副校长兼-部主任,谢祥军任教育长,谢云晖任-部副主任。1940年12月1日,陈毅签署招生启事,对招生目的、条件、人数、考试科目等作详细说明。1941年1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25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抗大五分校直属新四军军部。军部抗大五分校共举办两期,共有学员3004人,毕业学员2519人。学员一部分为连、营级干部,少部分为团级干部,大部分是从本地和上海、杭州等地来的进步知识青年。1941年7月20日,日、伪军纠集17000余兵力,对盐城发动大“扫荡”,企图给重建的军部及新四军主力部队以毁灭性打击。在此危机关头前,军部领导考虑到阜宁有党的工作基础:1928年1月就建立了中共阜宁县第一届地下县委组织;1938年北沙人民就自发抗击日军扫荡并取得胜利;特别是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五纵队于1940年10月6日进入阜宁县境,7日解放阜宁县城,8日解放阜宁全境,并在阜宁东沟成立中共盐阜地委,10日在阜宁城建立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遂将军部迁至阜宁。而抗大五分校师生在洪学智同志的率领下,也撤离盐城,先后辗转到盐东县、东台县、兴化县等地,开展游击战。直至1941年9月,接到军部来电,抗大五分校师生才向阜宁转移。因人多行动不妥,冯定同志带一个大队到苏中地区(后来成立了抗大九分校),其余五个大队由洪学智同志带领回军部继续完成学业。
随着华中敌后抗日斗争日渐尖锐复杂,及此次反“扫荡”积累的经验,军部意识到举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行动很不方便,而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发展壮大和频繁的战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抗大来尽快提-部军政素质和领导水平,华中局、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新四军军部审时度势决定将北上的抗大五分校一分为二,即以抗大五分校为基础成立抗大华中总分校,以训练团、营级干部为中心任务,隶属新四军军部;再从原来的抗大五分校抽调一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五分校,以训练连、排级干部为其中心任务,隶属新四军第三师(以下简称三师)。华中总分校接受抗大总校的领导,成为总校的组成部分;华中各抗大分校接受华中总分校的领导成为总分校的组成部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建立完整的统一的军教制度,建立工作的报告和检查制度。三师抗大五分校开始由三师师长黄克诚兼任校长(几个月后改由钟伟任校长),吴盛坤任-委员,张兴发任副校长,庄林任教育长,后由王信虎接任,于辉任-处主任。1942年只招收训练了一期学员,有1000余人。1942年底,为了对付敌军“拉网”式扫荡,响应华中局、军部实行精兵简政、缩小机关、减少单位、加强基层的指示,三师师部决定暂停办抗大五分校。1944年6月,苏北革命形势好转,三师师部也开始迎接战略反攻,需要加强对已有干部的轮训,并吸收大批知识青年培训为新的干部,抗大五分校恢复建制,谢祥军任校长,吴盛坤为政委,张兴发、沈铁兵任副校长。抗大五分校在苏北地区扩大招生,有学员1200多人,这一次一直办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学员全部毕业分配至部队或充实基层,成为解放战争时期部队或基层中的骨干力量。三师抗大五分校先后驻阜宁郭墅张庄、羊寨、岗刘(今古河乡)、陈集岔头(今陈集乡)等地。1945年9月三师开赴东北前线。原抗大五分校校部改建为盐阜区独立旅的司令部。
作为革命老区的盐阜大地,曾留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抗大五分校只是其中之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学无定所,且学习时断时续。但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体现出老一辈-党人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务实的工作作风,只要条件允许,便矢志不渝地办下去,战斗学习两不误。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党培养军政干部及其他人才所特有的模式,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奠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功垂千古。
(2006年2月1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