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距今已有560余年的历史,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转轮藏是目前北京唯一的一具明代转轮藏,雕工精湛,佛教色彩浓厚。
转轮藏位于智化寺二进院西侧的藏殿。这里的“藏”,表容纳收藏之意。转轮藏是能旋转的收藏佛经的柜橱,佛教取法轮常转,自强不息之意。将藏经书架做成旋转之
形,始于梁代。据《释门正统》卷三《塔庙志》说:“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愍诸世人,虽于佛道颇知信向,然可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看读同功。”简言之,转轮藏实际上是为那些不识字,或者识字但没有时间阅读佛经者提供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转轮藏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带有机关装置的可旋转经橱,信徒用手推动即可旋转;一种是经橱不能动,需要信徒围绕书橱顺时针行走,代表转轮藏转动。智化寺藏殿内的转轮藏就属于后者,它全高4米有余,为金丝楠木质地的八面棱柱体,从下至上分为三部分:
底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层次繁缛,每层雕琢纹饰为卷草、莲瓣,束腰处琢二龙戏珠纹饰,地檐上刻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宝。佛八宝又称八吉祥,即法轮、法螺、法伞、白盖、莲花、宝罐、双鱼、盘长。具体而言,法轮喻佛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法螺,即螺贝,螺声之远闻,广广被众生;螺声勇猛,以表示大法之雄猛;法伞,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白盖,又称天盖,佛、菩萨及讲师的高座上悬有饰以宝玉的天盖;莲花,象征西方极乐世界;宝罐,尊称佛具之瓶;双鱼,佛说坚固活泼,能解脱坏劫;盘长,象征缠绵不断。八个转角处又各镂雕金刚力士,肌肉遒劲,姿态英武,看上去正是他们协力扛起了巨大沉重的经橱。
中部为藏经柜,是转轮藏的主体部分。金丝楠木质地,抽屉式的经橱,每面横9排竖5列共45个抽屉,八面则是三百六十个,可收藏三百六十部经卷,恰好与一年的天数基本吻合。围着转轮藏走一圈,就表示读完了一年要读的经书。如同前文介绍这是佛教信徒们为了尽快成佛,尽早登上极乐世界想出的一个很简便的方法。每个抽屉的外立面上浮雕一尊佛像,并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排列,以便于所藏佛经的检索。
经橱八个角柱从下至上依次雕有像(口含莲花)、狮、四不像、菩萨或金刚。护法诸天按照两金刚、两梵王的顺序交替。各种“座”根据承托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象的座是海水江崖,狮子座为荷叶覆盖下的仰莲,四不像座是仰覆莲带须弥座的形式,四不像上饰以卷云,菩萨等立于如意祥云中。顶部雕有大鹏金翅鸟、龙和龙女,雕工精湛,层次分明,尤其是大鹏金翅鸟,向外倾斜,双翅大展,仿佛随时可以振翅而飞,显示无穷的护法威力。2004年,北京文博交流馆对其表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理,当除去多年附着的污垢以后,工作人员发现除经柜抽屉表面雕刻的佛像为漆金以外,其他所有外露的木结构表面均用阴刻填金技法装饰梵文和莲花、八宝图案。虽然目前这些纹饰已退去昔日的瑰丽,但仍可想见转轮藏当年的奢靡与华彩。
顶部有莲瓣数层,上坐一尊圆雕毗卢佛,面东而坐,面貌丰满秀丽,衣纹洗练流动。由于高高在上,几乎隐藏进藏殿的藻井内,因此不易被游人察觉,宗教的神秘色彩极为浓重。
北京现存三副转轮藏,除智化寺外,另两副分别在雍和宫和颐和园。它们都是清代所制,比智化寺的要晚了百余年。
(2005年12月7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