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员第一次驾驶着这只木船参加打日军汽船的战斗发生在1941年5月。
日军占领白洋淀,在新安城经常开着汽船对冀中人民实行讨伐扫荡,一次烧毁民房一千多间,死亡七、八十人。雁翎队员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决定在张庄和刘庄与日军展开搏斗。区委指示:要雁翎队选
择有利时机,用抬杆枪伏击日军的汽船,因为这是第一仗,它不仅直接关系雁翎队本身的声望,更重要的是对于党在白洋淀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关系重大,所以,这一仗只准打胜,不准打败。当时的正副队长是陈万和、张含出,他们带领着19名队员,在仅有19支土枪和三支破盒子枪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了搏斗。他们先派队员孙革打扮成渔翁,划着这支木船侦察敌情,正好发现日军的一只汽船从赵北口向新安方向开去,上面载着8个日军,10个伪军,一律是三八大盖,孙革将情况报告队长后,决定等敌人返回时,打他个措手不及。
当打汽船的决定一传下去,队员们摩拳擦掌,高兴地跳了起来,大伙忙着搬起抬杆枪,装火药。渔叉、大镰、鸟枪都装上了木船。战士们轻轻地拨开茂密的芦苇,把木船推进河岸,河西南伏设了9支土枪,河东北伏设了10支土枪,队员姜秃负责打掌舵的日军,赵志群打机*,李柱负责叫号一叫号就点土枪药捻。战士们放好门药,悄悄地埋伏下来。
初夏的正午,阳光火辣辣的,战士们在密不通风的的芦苇丛中,不时用手巾擦着头上的汗水,腿、脚泡在水里,水虫在腿上又爬又咬,不论是痛是痒,谁也不能出一点声音。
大清河水静静地流着,几只水鸟在河里钻出钻进,鱼群拥起水滔,自由自在地游荡,一切都像平平常常的样子,好像这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太阳偏西了,淀上起了风,芦苇丛飒飒地抖动起来,战士们仍在耐着性子,紧张地等待着。只听“嘟、嘟、嘟”的声音,汽船响了,声音越来越大,大家互相使着眼色,挥着手,点着灰香,做着点火的准备,战士们激动的心“崩、崩”地跳着,冲锋前的气氛非常严肃紧张。大家眼看着汽船载着嘻嘻哈哈的鬼子们进了伏击圈,只听“通”的一声,姜秃一枪把掌舵的鬼子打到河里去了,紧接着“轰隆隆”一声巨响,19条火龙射向汽船,汽船在河里直打转转,升起一团浓烟,队员们手持渔叉、大镰杀向落水的鬼子,这时硝烟散尽,那群落水狗正在水中挣扎,一个鬼子带枪爬上岸去,刚要回头放枪,队长张含出一鱼叉戳了过去,叉尖上带着刻骨的仇恨,穿进鬼子的前胸,那鬼子立刻倒下,另一名鬼子从水里正往岸上爬,被手疾眼快的赵志群用划船的铁篙照鬼子的脑袋砸去,顿时鬼子的脑袋放了西瓜泡,这次战斗,打死鬼子7人,伪军10人。
雁翎人员驾驶着这只木船参加第二次打鬼子汽船的战斗发生在1942年4月的一天。
清晨的微风吹动着翠绿的芦苇,一阵汽船的马达声响过,激起了雁翎队战士的歼敌斗志。队员田福顺打扮成钓鱼的驾驶着这片轻舟,从莲蓬淀转出来,向指挥员孙革报告着情况:鬼子的两只汽船从新安向赵北口开来,船上有30名敌人,孙革决定使用埋伏的地下线枪打击敌人,当时队员只有4人,四排线枪,原计划是等敌人的第一支汽船过去,专打第二支,但是队员姜义一看到鬼子的汽船就急了眼,立即点着药捻,向第一支汽船开火了,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们也都只好先打第一支汽船,这次战斗,打死鬼子7人,打伤15人,等敌人的第二支汽船前来增援时,雁翎队员早已机智巧妙地头顶荷叶,踩水撤退了。
雁翎队员驾驶着这片轻舟与日军作战的英雄事迹,正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隐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2006年8月2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