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可很少听人说有收藏床的,这床还不是紫檀、红木什么的,而是黎民百姓普普通通的床,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就有这样的人——近圣阁主,他就收藏了很多这样的床。近圣阁不大,百余平方米的地方,哪能容得

我依然搞不懂,古人何以在床上大做文章。或镂或雕,或减地平钣、或剔地起突……
婚嫁迎娶是人生大事,首先要置办的是床,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图案不仅是匠人的杰作,也是文人士大夫、画家共同创作的杰作,将书卷之气和民俗文化融合一体,以博得主人的欢心。
床的正面雕刻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装饰法则,或整板雕刻,或攒格分装,主题图案确定以后,无一例外地被安排在床的中间位置。
图案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象征的意义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大部分借鉴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和漆器而来。对姊妹艺术如陶瓷、织绣的图案也兼容并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包罗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全部
匠人们通过奇花异草、珍禽瑞兽的组合,用谐音、象征、会意的手法来表达祝愿和祈祷。有颂国泰民安的“太平有象、三羊开泰、*同春、万象更新、风调雨顺”;有庆祝喜庆的“喜鹊登梅、喜上眉梢、满堂富贵、年年大吉”;有祈祷祷福禄寿禧的“福寿双全、长命富贵、五蝠团寿、福在眼前

不可否认,这些床看上去很“土”,有点“土得掉渣儿”,“俗得不能再俗”,但你不能否认,正是这种土,才是最可爱的地方,它是一种创造,就这一点来说,它很纯真,很美,很精巧。仔细审视这些床上的图案,就会发现其古朴中有典雅,浑厚中见灵气,没有谁能比得上它,它最忠实、最具体地纪录了那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汇集了古人的各种信息。这些正是紫檀、红木等高贵的硬木家具所缺乏的,如果说硬木家具是“物以稀为贵”,那么“千工床”则是以精神、意境取胜。这也正是有待我们感知,有待我们深究的地方。
“千工床”多以松、杉、樟、梓、楠、银杏等木为之,这些木材质地细腻,木纹优美,气味芬芳,有些还能防腐、防虫,是雕刻“千工床”的上乘材料。日前,“千工床”尚未引起收藏家们足够的重视,似乎还处在“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境地。
(2006年5月24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