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房用具,自然会联想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和笔洗、笔架、笔筒、墨床、镇纸、水盂、砚滴、印章、臂搁等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有砚屏。屏者,屏风也。《说文》云:“屏、敝也,从尸,并声”。《淮南子·时则》云:“授车以级皆正设于屏外”。屏风乃敝障之物,砚之有屏,旨在挡风,蔽日,装饰也。
我
原不知砚屏为何物。三年前曾见过一则报道:香港拍卖一座砚屏,易水石所制(河北易县终南山所产,相传为唐代易州奚朝父子于此山中伐木制墨时所得,遂制成砚)。紫底、绿纹,上雕一束幽兰,十分可爱。友人以汉镜与六舟和尚[即释达受(1791~1858年),浙江海宁人。耽翰墨,精鉴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易砚屏,六舟随即在屏上刻下“以镜易屏”之铭(大意如此),成交价达三十多万港币。至此,我方知此物。俗话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今年三月,我在杭州古玩市场上偶见一砚屏(少底座,高20.5厘米,宽13.5厘米),识者甚少。砚屏底板紫红,面层以牙黄石色巧雕梧桐二棵。高低、前后错落有致,寥寥数叶,生机盎然。桐荫下雕一主一仆,主人头戴双缨帽,脚登粉底靴,身穿长袍,拱手合袖侧耳听桐,悠然自得;侧有一仆,躬身携琴,憨态可掬。人物衣带临风;线条流畅,刀法洗练。远处山峦,树木苍葱葱,一幅携琴听桐图跃入眼帘,让人爱不释手。
尔后,我将砚屏拍成照片寄给长沙砚友红宝斋主人共赏。半月后,砚友复函云:“我观赏后认为:一是好东西,二是明代之物……不同看法是此砚屏不是湖南祈阳石,而是湖南的明山石屏(古称黎溪石,沅州石),祈阳石石质的坚密度和石品花纹美艳均不如明山石好,明山石制砚和砚屏,据史载始于南宋,明清时被列为贡品。因砚石产于湖南古沅州的明山(今芷江桐族自治县城城北约二十里)而得名。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砚辨》、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砚论》、文震亨《长物志》、清人黄本骥《湖南方物志》等均有记载。明山石属粘板岩、结构均匀、石质细腻,清雅莹润,色调绚美。有紫、红、黄(牙黄)、黑、绿等天然色彩和多色层叠的色带纹理。是以巧色制砚(屏)的理想石材。(而祈阳石大多为红、绿二色,俗称红绿端,并无牙-层)好多人(包括湖南人)把明山石和祈阳石混为一谈。我曾写过一篇《清张应鳌铭明山石砚》发表在2004年4月7日的文物报上……明山石所制砚(屏)很受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及外国人士的欢迎,其中港澳文人富商尤为喜爱……如成色、雕工品相好的话,价格不会低,如有名人题铭,价格则会更高……”。感谢红宝斋主人的点拨,使我茅塞顿开。真是山外有山,别有洞天!见物明理后更觉此砚屏的珍贵,我用紫檀木配以底座(原屏框为清代人所配)珍藏之。
如今,文房砚屏,已寥若晨星,一天下来,憩于案边,抚宋砚,赏石屏、耽瀚墨,调弦琴,顿觉文房清新,文思如涌。正是:文房案头砚有屏,挡风蔽日笔生花。
(2006年10月18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