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花瓷即白底蓝花瓷,它创始于唐代,以氧化钴为着色剂。谈到青花瓷,不免要谈及景德镇,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已臻于成熟,明代时进一步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清代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粗细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康熙朝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被称为青花瓷中的黄金时代,六十一年间生产了不同类型的作品,传世的也颇多,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御器厂大规模开烧,产品釉色多用白中微闪青或青白色,造型有笔筒、瓜碗、大盘等。康熙中期以十九年为起点至康熙四十年,是青花瓷烧造的最成熟阶段,这时期的青花瓷烧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晚期青花瓷以四十年为起点,直到六十一年康熙朝结束,青花主要以色泽浅淡或灰暗的青蓝色调为主,耕织图碗为晚期的典型器。晚期的瓷器款子写的相当漂亮,但与真的成化瓷一比,破绽就出来了,到了晚期很多瓷器都写有“大明成化年制”或“成化年制”这样的字款,多是楷书;康熙青花仿成化青花在当时很流行,其目的是想“借古耀今”。这是清康熙青花八仙庆寿瓷碗(见图)。口径21.8厘米,通高9厘米,底径9厘米,质量515克,单色青,油脂光泽,景德镇出产,保存完好,74.gif" align=left border=0是1994年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在基建中发现的窖藏文物。碗的外壁绘有八仙庆寿图,中间一老寿星端坐于莲藕上,身前点一香炉,身后祥云缭绕,青松翠柏,八位仙人有的手拿寿光、有的拿灵芝,有的吹笛子、有的拿阴阳板等各种宝物,流云、山石、花草、松树纹等衬景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高雅脱俗的仙境氛围。碗的内壁底部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手捧仙桃前去祝寿的场景,表现出八仙祝寿的主题,人物面目清晰,神情平和,服饰飘逸。器物底部有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竖排双圆圈六字款。口沿内侧和圈足外侧都有用青花勾勒的双线纹。此器物最大的特点是胎质细腻,纹饰优美,保存完好,不愧为康熙青花之佳作。
(2006年11月8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