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配合基建、随工清理等考古工作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遗迹需要就地或异地保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本文介绍的宋代窑址的异地搬迁就是其中的一例。
2000年,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四川省都江堰市拉法基水泥厂的建设中,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宋代窑址。这一宋代遗址位于都江堰市金凤乡金凤村附近一座名为窑沙坡的山丘上,古窑均是按不同角度方位背靠金凤山,依地势傍山而建。窑址有十分明确的布局,有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场,并出土了大量的窑具和精美瓷器。
通过数月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确认金凤窑遗址面积(厂区范围内)约30000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发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址,并且有保存完好的作坊遗址。该窑址的考古发掘对了解这一地区窑炉的结构和瓷器的制作方法、烧造工艺及外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成都、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陶瓷研究提供了十分完整的、宝贵的实物资料,极具保存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受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委托,承担了该窑址搬迁的技术指导工作。
这些古窑的结构型制大体相同,古窑四周墙体的上部已经残破,呈不规则状,平面多是圆形,直径从4至5.4米不等。现存高度也有所区别,保存稍为完整的局部距窑室底部3.2米,其余部分在2.5至3米之间。多数窑址的窑门、窑壁、火膛、窑床、烟道等部位保存完好。窑床上有一层铺地匣钵,很有规律地顺序排列。窑炉内壁均抹有一层黄泥,周壁有三至四道横向凹槽,可能是烧制不同瓷器的高度标志。火膛内多数发现有覆置的排列规整之匣钵。每一座窑炉一般都有两个半圆形烟道,部分还在其中间设置隔墙将烟道一分为二。。根据土质文物异地保护的原则和要求,我们对古代窑址分别进行了必要的实地考察和准确测绘,依据不同窑址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与地层现象,加之考古部门提供的测绘图表,经过充分的论证研究,结合以往起取遗址、墓葬的成功经验,实施切割套箱式方案对窑址进行异地搬迁和组合复原。
一起取程序
首先,将窑门两侧窑墙外部的护围石块自上而下依次编号造册,拍摄和绘制必要的图样,明确记录每一石块的详细位置与角度,拆除后需加以妥善集中保管,防止遗失。
其次,确保尽可能地减少对窑体的损坏和便于下一步组合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每一切割组块的大小和范围,使各组块之间的比例和重量基本趋于均衡。切割口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于10厘米左右。同时,在窑址四周以窑室底部下方10厘米处设定一根标准基线,在不影响窑址底部的基础上,此基线是衡量起取每一切割组块的唯一标准。对其准备切割的第一、第二组块,针对该区域窑墙固有的弧度及倾斜度,以设定的基线为标准,丈量出具体的长宽高度,并根据上述获得的数据,制作与之相适应的木质套箱。
第三,于窑体切割前期,因窑墙具有相应的高度,并且向内有角度倾斜,需要在窑墙两侧设立支撑点,使用适当的物体予以支撑,防止窑墙于切割过程中(脱离窑体,成为独立部分)因角度倾斜出现坍塌损坏。此后,按设定的宽度在靠近窑床一端将墙体自上而下加以切割,切割下来比较完整的墙体块需编号保存,以待后用。操作中需始终注意观察墙体是否发生松动变化,保证整个窑体的绝对安全。
墙体套箱在制作时,四侧面需按要求分别制作成独立的板块,短面板块用角铁连接成一整体,长面板块则需做成高度为1米左右的几个组成部分,暂时不连接,但要准备好相互连接与套箱高度一致的数根5×5厘米的三角铁,并于角铁一侧钻出若干与螺丝钉互为匹配的孔眼。还需准备呈九十度角的扁铁若干条及与套箱长度一致的5×14厘米的槽钢两根。
以上准备环节完成之后,将第一、第二组块墙体底部四周修置平整,使之形成与基线呈同一水平,开始进行组装套箱。将呈一体的短面板块竖立于墙体两端,协调正确相互之间的各种位置,把两长面的下部板块与之互为衔接,使用扁铁将两者的四角实施固定,这样所形成的边框就把墙体下部围裹起来了(中、上部有物体支撑,需分层段进行)。此时,因墙体固有的弧度,套箱不能与之相随。那么,窑墙壁和套箱之间肯定有许多缝隙,使用稍厚的聚苯板予以充填,置纳不下聚苯板厚度的,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潮湿的细土充填其间,填土到一定程度时,要用适当的工具锤打夯实,不能出现任何小面积的空虚,保证墙体于吊装运输等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待铺垫至和下部板块顶端平行时,把中部板块按顺序扣合至下部板块之上,依照上述方式方法固定四角,慎重地填充物体,再把泥土锤打平整。套箱围裹在墙体四周,其高度约占窑墙的三分之二,此时的墙体已经达到了比较稳固的程度,可以撤下两侧的支撑物体,随之把上部板块与两端竖立的板块相互连接固定。将准备好的角铁从底部开始与上、中、下板块用螺丝连接,使套箱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于墙体顶部铺设一层彩条布或塑料薄膜,以保护墙体上部的结构不被破坏,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组装过程中的墙体清理。多余的空间缝隙填充之后,以四周木箱框为标准,把填充物修造成与其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再用螺丝钉固定顶部板块。
第四,对箱体底部的泥土进行掏挖。按照箱体的实际长度,于箱体的下部外侧,挖掘出宽80厘米、深60厘米的长形沟槽,以便利掏挖过程时的操作。底板的长度与箱体的厚度互为一致,宽度一般设计为20厘米左右。首先从箱体的一端开始,根据底块的宽度由外向内进行掏挖,操作过程中注意箱底之泥土上方要与周围的边框在同一水平,不能使箱内的泥土量出现亏缺。第一块底板的实际面积掏挖完毕后,需要及时地将底板穿置过去,码放正确位置和角度,使用木板块迅速地将底板支垫起来,两侧支垫力量要分布均匀,并且须十分稳妥。此后用定做的槽形抓钉呈八字状,将底板与边框连接在一起,让其牢牢地固定于箱体上。因底板的下方已被物体支垫,整个箱体底部的支撑面积没有因此而缩小,它的稳固程度是有把握的。接着进行第二块底板的掏挖,操作形式、方法手段与上同。进行第三块——以此类推,直到整个箱体下部的底板全部穿设就位。箱体底板两端被稳妥的物体支垫着,中间部位则形成了相应的距离空间,利用该空间把裁切好的槽钢放置进去,槽钢的平面朝上,增大与底板的接触面积,槽形口向下,使用抓钉呈八字状固定于箱体上,使两者也形成一个整体。槽钢之凹槽向下为起吊时穿设钢丝绳提供了便利条件。然后根据箱体的具体位置,与周围相关联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窑床左右两侧窑墙等,测定两者之间的准确距离角度,在箱体相应的位置上予以标明。划定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组合就位程序打好基础。
第五,第一、第二组块被吊装起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第三到第八组块的切割起取,方法和程序与上述相同。只是要根据起取内容的不同,都以设定的基线为标准。如第三、第四组块之两侧窑墙,其起取高度距离基线130厘米,而第五组块的基线是向上提高了135厘米。每一组块的一系列套箱、封盖、底部掏挖等结束后,底板距离基线的实际高度就是箱体定位组合的唯一依据。
二组合复原
窑址切割起取与窑址组合复原,两者比较而言,后者之操作程序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每一细小步骤都要考虑得十分精确与到位。存放古代窑址的场所一定要进行隔水防潮处理,防止地下水向上蒸发浸蚀,使窑体在干燥环境中得到长期保护。
按照预定的窑址安放位置,便可按编号的倒顺序将箱体就位,首先是第八和第七组块箱体。目前,窑址存放场所的地平面就是该窑址的基点,也称作零点基线,核实准确与周围各边的前后距离,用醒目的墨线划定范围,因为此后的诸个箱体都以该位置为衡量标准,箱体就位及拆解后一旦出现偏差,就没有任何可供调整的机会了,第八、第七组块箱体就位后,窑床底部木板和槽钢作为承担该部分的基托,被稳妥地固定在基线水平上,槽钢范围之外的所有空余部分都要支垫与其厚度相适应的砖块及其它替代物,使之底板与地面的接触区域增大,增加窑床组块的稳定性。随后撤除顶部盖板及四周部分填充物,揭开铺设在窑址上的隔离布层,仔细观察窑床表层是否发生松动变化。确定无误后把周围固定箱体的角铁拆下,再将四侧档板自上而下一块一块地依次取出,每拆除两块左右档板,需将裹贴在窑体上的填充物小心慎重地拆除。在整个拆除过程当中,尽可能避免产生过分的振动,防止土质文物出现裂缝与坍塌。
经过上述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起来的第八、第七组块,使窑床部分恢复到搬迁之前的状态。窑床后上方是第六、第五组块烟道的位置,依顺序目前要进行第六组块。因它的固定底线高出基线135厘米,所以要按烟道下方的形状及高度用砖块砌垒而成。待墙体凝固之后,标示出第六组块的具体前后位置及和窑床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吊装就位。此后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烟道四周木板拆除时,因其有一定的高度,与其它组块还没有组合为一体,是孤立地单独存在,缺少稳定性,需要用物体于四周进行支撑,给与适当地保护。接着,对第五组块实施就位处理。
随着组合过程的一步步进展,每进行完成一组块的工作之后,对其切割缝线应及时地把记录有编号的切割部分填补处理,没有形成填补块的缝隙部分,需参照原始图表和照片进行补配复原,增加整个窑体的综合牢固程度。复原部分要根据缝线两侧固有的形态,予以合理的补填,使缝线区域与周边的形态互为一致,过渡合理。
待全部窑体组合复原连接定位和切割部分补配完成之后,将窑门两侧、窑墙外侧的护围石块按照原有的码放规则,依据图表标出的具体位置角度砌垒成形,与窑墙外侧的原始状态浑然一体。对窑址内壁切割复原部分使用矿物质颜料进行颜色效果处理,直至达到理想程度。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学技术实验研究中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