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画像砖上的掷链球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最近,盱眙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清理馆藏墓砖时,发现一块画像砖,砖上用连环画形式,生动表现了中国古代原始掷链球运动。

该墓砖

长36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砖的长侧面,用双线条隔成五个画面,画面的主体是一长着鸟一样的头部,人一样的身体动物,手里拿着长柄锤,在旋转的同时把手里的长柄捶掷向一只疯狂逃命的兔子。目前考古人员把它命名为,“鸟首人身逐兔图”。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古代的掷链球运动。

掷链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该项运动可增长力量,提高协调性和高速度的旋转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中体网有关资料上说,链球是由打铁的铁锤演变而来的,中世纪时苏格兰的铁匠和矿工,在业余时间里经常用他们的生产工具——带木柄的铁锤进行掷远比赛。以后,这项比赛逐渐在苏格兰的矿工和山民中流行起来。

19世纪后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把链球第一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00年在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掷链球被列为比赛项目。

盱眙博物馆收藏的“鸟首人身逐兔图”画像砖是于上世纪80年代出于盱眙县盱城沙岗的一座西晋砖石墓,同时出土的墓砖上还有西晋太康九年字样。由此可见掷链球运动,是17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发明并流行起来的。掷链球运动在我国远早于其他国家家数百年。要不然,当年的工匠们如何会烧造出如此生动的“鸟首人身逐兔图”画像砖。这块画像砖就是我们考证掷链球运动历史的最好实物依据。

(2007年2月14日8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