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卫阿速亲军千户所印的原始记录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次整理图书时偶然发现书页中夹有一张发黄了的纸张,上面以墨书记载了一方官印的出土过程及对该印的描述,并盖有该印的印模。于是,便将这份记录精心地收藏至今。

记录的纸张较薄,纵向折为三折,纵28厘米,横40厘米。上面竖书楷体13行73个汉字,并盖有该印的印横。该记录的内容如下:

此印系康德二年七月下旬发现于通化县属西路四区大都岭村松坑地方,其发现原因被水冲出,乡人获之以为铜,售与商人,而商人认为古物,遂献县公署暂为保管。再该印背柄方扁形,高二寸,重二斤,其质有拟为风磨铜者,其文无能辨认者,或云系大篆、或拟系蒙古文。缘印有揩字,右汉书左卫阿速亲军千户所印、左书中书礼部造又元统三年九月日等二十二字,以年号考之、系元代之物。至今五百有余年矣。另三行文字在印模下方,“元代遗品,岁在巳亥仲秋”。印模为巴思巴文。

该记录是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所记,字迹清晰,字体清秀。铜印出土过程清楚,记录翔实。就其记录本身就很有价值。同时,又提供了元代通化一带的历史信息。

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元九年,初立阿速拨都达鲁花赤,后召集阿速正军三千余名,复选阿速揭只揭了温怯薛丹军七百人,扈从车驾,掌宿卫城禁,兼营潮河,苏沽两川屯田,并供给军储。二十三年,为阿速军南攻镇巢,残伤者众,遂以镇巢七百户属之,并前军军总为一万户,隶前后二卫。至大二年,始改立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左阿速卫:亦至大二年改立。”

上述记载清楚地记述了阿速亲军经略辽东的历史史实。同时,铜印的边款上也铭刻出该印的铸造记年。有关东北地区特别是辽东地区有关元代的文献记载极为有限,文物的出土也显得零星稀少。因此,该地区元-古显得薄弱,有关元-古文章亦是微乎其微,这件遗物的出土,不仅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同时,该印也与文献所记载的辽东历史相吻合,因此,是辽东地区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这对进一步了解元代辽东地区的历史以及进行考古研究工作无疑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2007年2月14日8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