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考古探测会议概述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3年9月中旬,第五届国际考古探测会议在波兰名城克拉科夫(Krakow)举行。第五届国际考古探测大会的会址设在旧城区的波兰科学院考古与人类学研究院。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奥地利、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罗马尼亚、土耳其等,代表多为长期从事考古探测方面的专业人士。

会议于9月10日开幕,至14日结束。按会议议程,前三天会议代表发言,宣读论文,各国代表以播放幻灯和powerpoint等形式与口头发言轮流宣讲与展示研究成果。发言后由与会代表提问,发言者给予解答,气氛非常活跃。中国户县兆仑汉代大型铸钱遗址的磁力探测成果在会上受到代表们的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东道主国波兰在考古探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会上,他们与合作伙伴也作了发言。会场外,各国代表都将自己的成果以展板的形式陈列。

这次会议,可谓是一次国际考古探测最高技术的汇总,会上展示不仅有航空遥感考古探测、磁力探测、电法探测、雷达探测等诸多技术手法,还大规模地运用了3D、GIS、地质雷达地层剖面层析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以表现探测内容与研究结果。从会议的参加者与研究成果分析,一直在考古探测领域领先的欧美诸国依然是会议的主角,在设备研制,探测理论上不断推陈出新。亚洲包括日本与欧洲相比尚有少许差距。

纵观国际考古探测技术的发展,其动向主要向航空航天遥感、磁力探测,雷达探测方向发展,传统的电测法则相对滞后。会议上关于电测法的报告甚少,且探测精度相对稍低。雷达探测的精度较之前数年又有所提高。尤其是磁力考古探测,近年发展神速,成果最著。其趋向精确、快速、大面积探测,并对世界许多著名遗址进行大规模探测,如埃及、两河流域古遗址;英国巨石阵;特特洛伊城遗址、巴比伦城址、美洲的特奥蒂瓦遗址等。这些探测成果表明,磁测能更快、更大面积地揭示地下遗址的面貌,结合已经为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所认识的部分,加以典型影像校正,能更完整地认识遗址的全貌。会议的磁法探测论文占据会议论文的一半之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生产磁测与电测仪器的公司也在会议场所外展示其产品与介绍仪器性能,德国的仪器生产厂家的研制专家也参加了会议,并对其仪器的使用与先进性能进行了应用实例介绍。也有软件公司的代表介绍其软件对于考古探测结果记录与分析的帮助,这些都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研制产品的专家本身就是考古探测方面的行家里手,故其对于考古也非常熟悉。他们参加会议,了解考古探测应用中的问题与最新研究动态,及时为研究者提供设备与工具,而考古探测人员也能及时了解最新仪器设备,并能向厂商提出建议。这种生产与应用密切结合的会议,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感受。

这次会议是一次国际考古探测界的盛会,显示出考古探测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大会鉴于世界考古探测技术与发展形势的需要,经过与会全体代表表决,一致决定成立国际考古探测学会。学会将积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为推进考古探测事业,为人类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作出贡献。国际考古探测学会首批会员将近百人,我们作为国际考古探测学会发起代表而名列其中。会议选举德国磁测专家约格·法斯宾德为国际考古探测学会第一届主席,这也是大会对其在考古探测领域所做显著成绩给予的肯定。学会总部则设在英国,学会秘书长则由在考古探测方面深有造诣的英国专家担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