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乌云在《考古》2006年第12期发表《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自然环境变化对文化演进的影响》一文说,从9个遗址40个孢粉样品的定性分析及前人研究资料中发现,山东沭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古气候有温和偏湿一温凉偏湿一冷凉干旱——温凉偏湿的变化过程。古植被主要为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但存在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来回摆动的情况。
沭河上游地区没有发现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及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可能与莒县北部的沂蒙山阻挡山北的后李、北辛、大汶口早中期文化的南下有关,也有可能与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不适合人类居住有关。
在沭河上游的聚落考古调查中发现该区遗址文化的延续性较差,80%以上的遗址只包含一个文化时期。这种不同时期聚落的迁移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大汶口遗址的分布海拔较高,较早的遗址都分布在丘陵台地或丘陵地区的缓坡上,而到了大汶口结束时期,人们逐渐从丘陵台地迁到了冲积平原上,从西山河、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大汶口文化晚期中较旱遗址到集西头和杭头遗址的遗址所在位置中便可以看到这种变化。
到了大汶口文化结束时期及龙山文化时期,气候逐渐变凉变干,水域面积缩小,人类居住场所也从高处移至低处,这与莒县9个遗址孢粉分析所反映的古植被、古气候分析结果相吻合。
2007.01.05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