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古城探秘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早听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一座建于300多年前的准噶尔古城遗址,一直没机会探访。近日,我们慕名前往,在历史的喟叹和感慨中目睹了古城的风采。古城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东南约5公里处,距离和布克赛尔县至福海县的省级公路西侧约3公里。四周牧草茂盛,泉水四溢,既便于放牧,又能开展农耕种植。该古城属土夯工艺,初建于明崇祯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639年—1643年),是准噶尔汗国初期的王廷,一度曾为准噶尔汗国的军事、*、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古城为正方形,城墙高5米以上,上宽5米,底宽8米,可以在城墙上面骑马巡视,古城的四角有半圆形的瞭望岗楼。城墙北、西、南面各有城门,东墙则无门。城内现有宫殿寺庙、佛塔等砖瓦毁塌后遗留的残迹。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游牧于准噶尔盆地的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落日渐崛起,从1634年起,准噶尔汗国的巴图尔洪台吉及其继承者僧格控制了整个天山北麓,实力雄厚,称霸四方,当时的和布克赛尔草原是该汗国的核心地带。汗王经常在这里召开所有蒙古王公参加的“丘尔干”(联盟)大会,就连远在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落和青海的和硕特部落的王爷也来参加会议,沙俄出使准噶尔部落的使者也多次到达这里,并留下了大量关于古城的文字记录资料。在新疆境内,准噶尔时期所建古城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的土城遗址更是凤毛麟角,360多年来,准噶尔古城作为准噶尔汗国初期重要的历史见证,虽然历经盛衰,现已残破,但古城潜在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不可低估。

稿源早听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一座建于300多年前的准噶尔古城遗址,一直没机会探访。近日,我们慕名前往,在历史的喟叹和感慨中目睹了古城的风采。古城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东南约5公里处,距离和布克赛尔县至福海县的省级公路西侧约3公里。四周牧草茂盛,泉水四溢,既便于放牧,又能开展农耕种植。该古城属土夯工艺,初建于明崇祯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639年—1643年),是准噶尔汗国初期的王廷,一度曾为准噶尔汗国的军事、*、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古城为正方形,城墙高5米以上,上宽5米,底宽8米,可以在城墙上面骑马巡视,古城的四角有半圆形的瞭望岗楼。城墙北、西、南面各有城门,东墙则无门。城内现有宫殿寺庙、佛塔等砖瓦毁塌后遗留的残迹。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游牧于准噶尔盆地的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落日渐崛起,从1634年起,准噶尔汗国的巴图尔洪台吉及其继承者僧格控制了整个天山北麓,实力雄厚,称霸四方,当时的和布克赛尔草原是该汗国的核心地带。汗王经常在这里召开所有蒙古王公参加的“丘尔干”(联盟)大会,就连远在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落和青海的和硕特部落的王爷也来参加会议,沙俄出使准噶尔部落的使者也多次到达这里,并留下了大量关于古城的文字记录资料。在新疆境内,准噶尔时期所建古城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的土城遗址更是凤毛麟角,360多年来,准噶尔古城作为准噶尔汗国初期重要的历史见证,虽然历经盛衰,现已残破,但古城潜在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不可低估。

稿源源:伊犁新闻网源:伊犁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