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 张迎春)这是“乌鲁木齐第一城”吗﹖经过了千百年战火的摧残和风雨侵蚀,昔日的轮台城城址犹存,角楼、墩台和城门依然清晰可辨,看懂了这座古城的人,谁都会被城垣内外古代人征战的庞大气势而怦然心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什么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这3首诗歌,被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所动情吟咏?岑参如此看重轮台,放歌轮台,并非偶然。
在中国古代西域,有两个被称为“轮台”城。一个是汉朝轮台,就是现在的轮台县城的东南城,是汉朝政府最早在西域屯田的地方。另一个是唐代轮台,现在乌鲁木齐市南郊的乌拉泊古城。说乌拉泊古城是唐代“王道上的王城”、“丝绸之路的代表城”一点也不过为,说它是“乌鲁木齐第一城”也名副其实。古丝绸之路上唐代商旅经过此地必须在这里办理“出国护照”和“通行证”,千兵把守在这里,任何人走进新疆都要经过此地。难怪岑参对此情有独钟,它的重要位置是其它西域古城难以替代的。
乌拉泊(唐轮台)古城远远没有吐鲁番高昌古城那样雄伟壮观,但唐代西域城池里所有的东西,样样都有。整个古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塔楼、牌坊、钱庄、布店、古斋和酒楼等,你透过断断续续的残垣断壁,似乎看到了盛唐时期这里一片繁荣发达的情景。记者迎着秋风走进这座神秘的古城,在它那饱经沧桑的身姿上,寻找着大唐王朝时期这座古战场上发生的一切。登上刚刚修建的古城门了望台,整个古城全貌一下子尽收眼底。乌拉泊水库、高等级公路和远处隐约可见的风力发电站,周围现代化的建筑包围在这座古城遗址四周,让它显得更神秘而富有历史文化底蕴。整个城墙基本呈长方形,4个城角还看得出存留下来角楼楼的遗迹,在阳光的辉映中发出橘红色的光,显示着昔日的威风。外城墙突出的痕迹,似乎有古代守城兵丁严阵以待的身影。据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们测算,当时的城墙高宽都在10米左右,比较壮观坚固。现在,这些在空旷中耸立的残垣断壁,依然能显示出整个古城气势磅礴的“身影”。在古城的西南方向有一个角台。虽说角台上的角楼没有了,但你会有一种古代征战时守卫者们居高临下,多角度地严密监视敌人的感觉。相对而言,南面的墙体保存比较完整。城墙向外凸着,形体修长。看得出,这个被称为“马面”的墙体十分牢固,一旦兵临城下,所有守候在“马面”上的兵将们,可以立即从这里交叉火力进行射击,严密的防守兵力布局,敌人不一败涂地才怪。你可以发现,每隔100米左右,都筑着了望敌人的“敌楼”。可惜的是,千百年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现在已很难寻觅当初那巍峨的“敌楼”了,甚至宽大高耸的墙体也多处坍塌。是一尊佛卧吗?是一个个警惕的战士吗?还是前仆后继的顽强生命?“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尽管诗人所描绘的这些壮观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只要你细细观赏,你会在这些残存的墙垣上有所发现。放眼望去,脚下是历经沧桑的古城遗址,眼前是一片荒漠之地,远处是水天一色的湖光景色,乌鲁木齐这座建设中的西部大都市的郊区,竟有如此美妙的风光,让人惊奇不已。难怪两年前乌市各族居民欣然投票,将这里选为了乌市著名的新十景之一,记者完全被这座古城所散发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迷住了。现在,刚刚开业的乌拉泊(唐轮台)古城景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大家都在这里体味着古代战场的昔日辉煌,追寻古老的文明。新疆德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将这里设计筹建成一个新疆重要的旅游场所、影视基地、军事演武区、考古园区和唐代诗作碑林区,3年后的乌拉泊(唐轮台)古城将被装扮一新。
稿源:《新疆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