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喀什是不该用文字的:作家张承志10余年不倦地书写喀什,最后坦言:“……即使我满怀真挚,喀什噶尔也是难以描述的。”
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它是塔里木盆地西缘最古老的绿洲之一,在古突厥语的意思是“玉石般的地方”。古称疏勒、什噶尔,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重要国度之一。它曾被认为是中亚的首都,对它的神秘面貌的探视曾是欧洲东方学者的主要目标之一。它也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在中国仅此一处,有“没有到过喀什,就等于没有到过新疆”的说法,在维族最著名的十二卡姆中有“走到喀什,何必再去麦加”这样的文字。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新疆惟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也有人说“不到老城,等于没有到喀什”。古喀什城在唐代称“伽师”,这一称呼至今仍保留为喀什市最古老的居民区“恰萨”,伽师——恰萨——喀什,其实不过是同音异译。如今恰萨路和阿热亚路的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在这片4.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本为17世纪前的街区形态,不少建筑的修筑年代已逾400年。28条迷宫式街巷纵横交错,古建筑鳞次栉比,街巷布局曲径通幽,建筑构成灵活多变,以艾提尕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式延伸,婉蜒而行,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为了识别方向和区分死胡同,他们把巷内的地砖形状加以规定,凡是铺六角形地砖的,就是能够通向老城外面的路。而铺长方形地砖的巷子就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国内学者称,喀什历史街区是我国目前惟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有人曾将喀什老城的小巷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并称为最典型、最具民族文化气息的中国人居环境;但相比之下,这里的粗犷与古朴、温馨与明快,以及那种边陲特有的悠远而恬静的氛围却是绝绝无仅有的。
从喀什大巴扎豁然贯通的大街区转向老街再进入古巷时,一种不可知的兴奋包围这我,徜徉在里,随处可见迷宫似的街巷、形态各异的过街楼和风格不一的清真寺,特殊的气氛,更带来精彩镜头即将曾现的预感。有资料表明,这里是目前我国唯一比较全面、完整保存下来的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生活文化遗迹。那曲里拐弯的小巷,仿佛走进一部厚厚的生活长卷:神态安详的老人,面容和善的妇女,狡拮而活泼小孩子,以及那一幢幢外粗内秀的维族民居,无一不透出闲适、快乐的气氛。小巷歪歪扭扭的曲线折射出历经岁月风雨的老城风貌,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传递出莫名的神秘气息。
老街的清晨,早起去城里工作及做生意的匆匆而过,留下在小巷清扫着的妇女和安坐的老人,而中午时分弥漫着孩子们的叫嚷喧嚣。一条条小巷,将这些无数的门、厅如线装书一般穿连起来,也应该贯穿了许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纵然经历了风雨,这里仿佛还只是那些丝绸古道上疲惫的商旅的落脚点而已,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唯一流逝的只是时间而已。老城虽好,但城中的建筑大多年代久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这里住着12.58万居民,将近全市总人口的一半。这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局部密度高达4.8万人,超过了上海而居全国之首,喀什市是国家地震局确定的地震高发区之一,这座在地质构造、老城区的建筑形态、街巷布局几乎与遭受6.3级地震、死亡4万人的伊朗巴姆古城如同翻版的城市。?相当部分居民住房为后续搭建的楼上楼或临时建筑,不具备抗震设防要求,由于老城区人口增长过快,解放初期,老城区内居住人口约2.2万人,到2003年增至近13万人,人口剧增,老城区不堪重负,于是,居民见缝插针建房、楼上楼搭建生房一窝蜂似地出现了。而今以艾提尕大清真寺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座新城。
为什么喀什不能用文字来描述,因为这样的历史古城仅仅用文字只能带来管中窥豹般的局限,所以我拿起相机,以求“第三只眼睛”能够描述一个我眼里的喀什和老街。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