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已有1300年历史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天山网讯(记者林庆霞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乌鲁木齐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是当我们走进距离乌鲁木齐17公里的乌拉泊古城才知道,乌鲁木齐的前身———乌拉泊古城(唐代称轮台城)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

6月11日,由乌鲁木齐晚报社、市文化局、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主办“古今同心、放飞梦想”活动在乌拉泊古城正式启动。50户乌鲁木齐晚报的读者家庭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乌拉泊古城是大唐王朝的一座军事要塞和税收重镇,可以说是乌鲁木齐的前身,迄今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在乌拉泊古城的展览馆里,讲解员的一句开场白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历史上,新疆有两个轮台,一个是南疆的汉代轮台城,一个是北疆的唐朝轮台城,我们现在所在的乌拉泊古城就是唐朝的轮台……”人们随着讲解员一起慢慢地移动着脚步,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走出展览馆后,人们爬上乌拉泊古城的城楼,眺望轮台古城的全景。虽然历经1300年的风霜雪雨,整个古城依旧飘逸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这样描述1300年前轮台古城的气候地理风貌。

“这里是集市”、“那边是兵营”……人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依稀辨认着古城的构造。苍凉的断壁残垣间,人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守城兵丁严阵以待的身影。

“我要回去写一篇日记,记下乌拉泊古城。”贾志鹏小朋友认真地对妈妈说。

&n天山网讯(记者林庆霞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乌鲁木齐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是当我们走进距离乌鲁木齐17公里的乌拉泊古城才知道,乌鲁木齐的前身———乌拉泊古城(唐代称轮台城)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

6月11日,由乌鲁木齐晚报社、市文化局、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主办“古今同心、放飞梦想”活动在乌拉泊古城正式启动。50户乌鲁木齐晚报的读者家庭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乌拉泊古城是大唐王朝的一座军事要塞和税收重镇,可以说是乌鲁木齐的前身,迄今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在乌拉泊古城的展览馆里,讲解员的一句开场白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历史上,新疆有两个轮台,一个是南疆的汉代轮台城,一个是北疆的唐朝轮台城,我们现在所在的乌拉泊古城就是唐朝的轮台……”人们随着讲解员一起慢慢地移动着脚步,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走出展览馆后,人们爬上乌拉泊古城的城楼,眺望轮台古城的全景。虽然历经1300年的风霜雪雨,整个古城依旧飘逸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这样描述1300年前轮台古城的气候地理风貌。

“这里是集市”、“那边是兵营”……人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依稀辨认着古城的构造。苍凉的断壁残垣间,人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守城兵丁严阵以待的身影。

“我要回去写一篇日记,记下乌拉泊古城。”贾志鹏小朋友认真地对妈妈说。

&nnbsp;

“看到这里出土的文物,真想走到古城墙里面去看看,亲自寻找古代人的遗迹。”蒋徐阳同学对这里的历史兴趣盎然。

随后,读者家庭和乌鲁木齐晚报社、市文化局的领导们一起在乌拉泊古城放飞风筝。“让风筝线成为古今同心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放飞‘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梦想。”在市文化局副局长赵宇澄的倡议下,一面面风筝高高飘过古城城墙,飞向远方。

在此次活动中,读者朋友们对于本报不同以往的发行方式给予了热情的赞扬。读者徐女士说:“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孩子能够开拓视野,结交一些新朋友;对于大人也是一次不错的周末散心活动。晚报社以后应该经常组织这样的发行活动,比以往赠送牛奶、清油等礼品更有意义。”

稿源:《乌鲁木齐晚报》nbsp;

“看到这里出土的文物,真想走到古城墙里面去看看,亲自寻找古代人的遗迹。”蒋徐阳同学对这里的历史兴趣盎然。

随后,读者家庭和乌鲁木齐晚报社、市文化局的领导们一起在乌拉泊古城放飞风筝。“让风筝线成为古今同心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放飞‘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梦想。”在市文化局副局长赵宇澄的倡议下,一面面风筝高高飘过古城城墙,飞向远方。

在此次活动中,读者朋友们对于本报不同以往的发行方式给予了热情的赞扬。读者徐女士说:“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孩子能够开拓视野,结交一些新朋友;对于大人也是一次不错的周末散心活动。晚报社以后应该经常组织这样的发行活动,比以往赠送牛奶、清油等礼品更有意义。”

稿源:《乌鲁木齐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