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吴晓凤 通讯员邱玉章报道)“泪别亲人离故乡,万里征程气士昂。屯垦戍边创伟业,西迁壮举万古扬。”每逢农历四月十八这天,锡伯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弹起“东布尔”,吹起“墨克调”,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优美的“抖肩”,小伙子们惟妙惟肖的“鸭步”,表达出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历史的缅怀。
西迁,是锡伯族历史上历尽坎坷与磨难的一次长途迁徙。满清时期,新疆因连年战乱,地广人稀,军务十分空虚。清政府为了尽快加强新疆的兵力,应第一任伊犁将军奏请,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沈阳及其周边城市抽调了1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命他们携带家眷前往新疆驻扎。
锡伯族军民赶着牛车、驼队,离开盛京,出章古台边门,经克鲁伦路和蒙古路西行,一路到达外蒙乌里雅苏台。蒙古高原气温低,很多人被冻伤,又因沿途降雪没有供牲畜食用的青草,军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加上牲畜闹瘟疫,致使大部分牲畜死亡。面对这种情况,锡伯族军队便在蒙古将军成衮扎布的挽留下,在当地度过寒冬。七个月后,草返青时,锡伯族军队重新踏上征途。后在到达科布多时,逢春天阿尔泰山积雪融化,致洪水泛滥,军队又被困两个多月。由于口粮不足,锡伯族军民靠挖野菜和吃树皮充饥。
西行全程近两万里,锡伯族军队仅用了1年零4个月就到达了新疆伊犁。虽然有饥饿、寒冷、干渴等威胁着军队,而且还有许多老人、妇女、小孩和在路途中出生的数百名婴儿,但军队在1765年抵达目的地、接受伊犁将军检阅时,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天山网讯(记者吴晓凤 通讯员邱玉章报道)“泪别亲人离故乡,万里征程气士昂。屯垦戍边创伟业,西迁壮举万古扬。”每逢农历四月十八这天,锡伯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弹起“东布尔”,吹起“墨克调”,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优美的“抖肩”,小伙子们惟妙惟肖的“鸭步”,表达出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历史的缅怀。
西迁,是锡伯族历史上历尽坎坷与磨难的一次长途迁徙。满清时期,新疆因连年战乱,地广人稀,军务十分空虚。清政府为了尽快加强新疆的兵力,应第一任伊犁将军奏请,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沈阳及其周边城市抽调了1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命他们携带家眷前往新疆驻扎。
锡伯族军民赶着牛车、驼队,离开盛京,出章古台边门,经克鲁伦路和蒙古路西行,一路到达外蒙乌里雅苏台。蒙古高原气温低,很多人被冻伤,又因沿途降雪没有供牲畜食用的青草,军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加上牲畜闹瘟疫,致使大部分牲畜死亡。面对这种情况,锡伯族军队便在蒙古将军成衮扎布的挽留下,在当地度过寒冬。七个月后,草返青时,锡伯族军队重新踏上征途。后在到达科布多时,逢春天阿尔泰山积雪融化,致洪水泛滥,军队又被困两个多月。由于口粮不足,锡伯族军民靠挖野菜和吃树皮充饥。
西行全程近两万里,锡伯族军队仅用了1年零4个月就到达了新疆伊犁。虽然有饥饿、寒冷、干渴等威胁着军队,而且还有许多老人、妇女、小孩和在路途中出生的数百名婴儿,但军队在1765年抵达目的地、接受伊犁将军检阅时,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当年,西迁的锡伯族于农历四月十八聚集在盛京锡伯家庙祭祖告别。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这一天被定为“西迁节”。
稿源:伊犁新闻网当年,西迁的锡伯族于农历四月十八聚集在盛京锡伯家庙祭祖告别。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这一天被定为“西迁节”。
稿源:伊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