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清朝古粮仓变旅游点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天山网讯(记者王蓓 白鹤林 张国军报道)近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对原粮食局院内8座清代古粮仓进行修缮,在其中两座粮仓设立粮食发展史及场景陈列馆,展示该县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牞为旅游业增添新的亮点。

清朝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新疆历史上屯田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效益最显著的时期。乾隆年间,巴里坤粮食连年丰收,乾隆三十八年,当时的镇西府宜禾县在汉城南街建成常平仓8座,每仓长21.6米牞宽11.3米牞高6米牞粮仓为土木结构,每个仓顶设通风楼3个,下面铺设木质地板,8个粮仓总面积为1591.2平方米,这些粮仓冬暖夏凉,粮食存放其中可防虫防鼠防霉变。

此次巴里坤筹资对古粮仓墙体、仓顶、房檐进行修缮,还在全县征集粮食生产工具30件,以文字和实物向游人诉说巴里坤悠悠漫长的粮食生产发展历史。

稿源:《新疆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