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田流水墓被评为中国考古发现2005年七大成果之一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天山网讯(记者张迎春报道)3000年以前,克里雅河边水草丰美,不少骑马的蒙古人种在这里过着悠然的日子,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对于田流水墓最新考古成果。

据考证,这个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的流水墓是青铜时代的墓葬。“对流水古墓葬的发掘结果表明,墓葬代表的时间是距今3000年前,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昆仑山地区古代文化。”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队长巫新华对记者说。

一般认为,汉代以前的新疆居民是单一的欧罗巴人种。但是通过对出土人骨的初步鉴定,发现当时在当地生活的既有欧罗巴人,也有一定数量的蒙古人种,这说明3000年前新疆地区的种族混杂程度已经很高。

2002年7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之际,在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从露出的墓葬里发现了出土陶器与人骨。陶器是手工制作的,大多装饰有刻画几何纹,与塔克拉玛干南部迄今所发现陶器虽有相似之处,铜或金质耳环的样式则与西伯利亚地区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环样式极为相似,但在新疆从未见过。有关专家说,大量的墓葬品表明,都是迄今在昆仑山北麓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

为保护这一珍贵古墓群,全面揭示蕴涵在昆仑山北麓地区早期文化的面貌,从2003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考古人员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其进行了连续发掘,共清理墓葬65座。

流水墓地南临克里雅雅河,西傍流水河,北靠阿克布拉克数个水量丰沛的泉眼,北部是广阔的缓坡山地草场,十分适合人类生活。有关专家说,流水墓地不是孤立的临时墓地,可能是一处长期或反复使用的墓地。这说明3000年前流水居民并非仅仅局限于流水墓地周围,很可能散布在克里雅河上游。克里雅河流域较早的古代遗迹大都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尾闾地带,说明塔里木盆地早期人类活动基本上在河流的两头。

目前,这座昆仑山北麓首次发现的流水墓地,被评为中国考古发现2005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稿源:《新疆经济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