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隐士的论文谁有 必须是诗人或词人最好牵扯陶渊明的?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许多人都不理解陶渊明为何要选择辞官归田,不理解他的诗作为何如此的平淡,似乎没有一丝的盐味。当我读完陶渊明的诗作后,慢慢的我懂了,真正的美丽在于生活本身,因为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本文试图通过解析陶渊明的诗歌,来让读者明白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即真、善、美。

关键词:陶渊明人格高洁

俗语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田。这并非说隐于田者为小隐,隐于市者便为大隐。而是说的是人的心境。如若心隐则即使闹市也如归隐田园,而若心喧即使归隐田园也如在闹市般不得宁静。而陶渊明正是那种心隐,人也隐的人,是位隐于田的大隐。他的诗自成一格,宁静且志远,诗如其人也。

我们就来具体解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陶渊明的诗词清新自然,像春雨后泥土的芬芳,不带一丝的娇柔之情,感情真挚质朴,且让人回味无穷。这里举他的《杂诗.其一》品读。“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力,岁月不待人。”此首小诗直率,坦白,且经得起人咀嚼。前四句是由一个具体物象所引起的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尘”,眼前之景,信手拈来。把人生比喻成浮尘,随风飘散,又飘落,而这粒埃尘经过风霜雨雪,早已不是刚腾起的那粒尘埃了。此四句言人生之可贵,需珍视之。后面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体现了陶渊明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观,即众生平等。这也和他生长在一个玄学佛学氛围有一定关系。即使他看不上这样一班谈玄人物,即使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在儒学。这句诗文表达的意思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无贵贱之分”的意思相仿。换而言之,既然都是兄弟,既然人无贵贱,当然也就没有了等级制度,更无压迫和被压迫,统治,被统治之念,完全的“共产主义”境界。“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后辈,以“斗酒千金”的豪言闻诸于世的李太白先生。“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高兴,愉悦的时候,就要尽情的欢乐,尽情的放纵。尽情的让心跳荡,让心激动。人生毕竟短暂,可贵。但是这种激动,这种欢乐是否是该任意为之,是否是成天沉醉于温柔富贵之乡呢?答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这为我们敲响了深刻的警钟。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正是风华正茂的读书的年龄,可是本该用功念书的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沉醉于霓虹闪烁的华光之中。究竟谁之过?“岁月不待人”,的确,待到酒醒时分,早已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就是陶渊明的质朴的本性,使得他的诗词浑人天成,丝毫没有造作之感。再来说说陶渊明的豪放。大家不要认为田园派的诗词只能说说“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风光。在陶渊明的笔下也多豪情之作。他的豪言,他的壮志绝不输于他的小辈李白。这里举几个例子。在陶渊明的《杂诗.其四》中说到“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大丈夫生来就该志在四方,就该去建功立业的。而即使自己真的已经苍老了,可自己的心依然年轻,依然像年轻人一样渴望能够报效祖国,报晓朝廷,建立功业。“不知老”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已经苍老了,而是心里的暗示。一种情绪,如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栃,志在千里”。又如《三国演义》中的蜀国老将黄忠,以白发之年勇冠三军。此夫尚能逞廉颇之勇,何况常人。《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四句是回忆,回忆少年时的志向,可见这样的一个志向深深的烙于心中,虽“此已非常身”,可心中的一簇火焰已被点燃,无奈何岁月流逝,白发不饶人,可依旧“不知老”。回忆,借以前的自己抒发现在自己的熊熊烈火般的感情。那么以前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呢?是豪气万丈的,是气吞四海的。就像展翅飞翔的鹏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再举一例,《咏古.其八》“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根据题目非自身的写照,但却传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少年刚猛者之气概为之向往,因为自己年少时也曾拥有。“少时”表达此刻诗人已经年老,坐在凳上回忆。“抚剑”这个词很有深意。抚剑是此刻的一个动作,宝剑依旧寒光耀眼,可是物是人非,抚摸宝剑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可是一个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是两鬓霜白的老年。而宝剑象征着的则是大丈夫的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老人抚剑也不完全是触景生情,而是心中有所思,寄情于物。

陶渊明除了仗剑披发的豪情外,且是一位多情的公子。对家人的感情,对朋友的关切,对情爱的渴求。这三点可归纳为亲情、友情、爱情,情情连一心。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感情的全部精华,而渊独占之。先说说他的一篇祭文《祭从弟敬远之》。其中有这么几句“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曰”,这里指的是“孔曰”即孔子所说的。孔子,在古代具有神一般的象征意义,就好像曾经某个时代所流行的“我向毛主席保证”,“我向党保证”一样。孔子所说的,就是真理,就是治世名言。孔子说,仁慈的人会长寿。“我”指自己。陶渊明本是非常相信孔子的真理的,可是事实却证明孔子说的不对。那这个事实是什么样的事实呢?“仁者”的结果是“寿”,可是,自己的从弟却并没有长寿。可从弟得言行符合一个仁者得要求。换而言之,自己的从弟是个仁慈的人。这一句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仁慈的人,不得长寿,陶渊明借骂孔子这样一个圣人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无限的伤感,不愿从弟的离去。对朋友的情意同样可以从他的一些诗中看出,例如他的《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物各自归,闲暇辄相思。想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吾不欺。”这哪里是写诗,完全是在说话一般。平淡之极,绝妙之极。把对朋友真挚的情感隐藏在一切平常的生活,活动之中。再如《答庞参军六首并序.其三》“一日不见,如何不思”,仿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庞参军的思念之情,感情之真挚。哪像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总显得略微的有些虚假。我依稀仿佛记得太白写诗送汪伦时,仅与伦相见此一面。难道真的是知音如此的好求呢?还记得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谈到知音难觅,自己苦无知音。“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部都错位了的友情。”(余秋雨《高山流水》)。可见,李太白的一面“知音”,最多也是个错了位的友情。又如《答庞参军并序》诗中云:“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怎能说的清楚,道的明白。而此次还没有分别,已经盼望下一次的聚会。但是,这里却用了一个疑问“来会在何年?”,的确,来会在何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的相见。言期限的不确定。或许几年,或许永远也见不到面了。比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殷切、乐观多了一层的悲凉之情。《答庞参军并序》,写于陶渊明的晚年,也就不难理解他的这种愁绪了。陶渊明一生集中的爱情的诗作一首也没有。但他也有一些极零碎的作品。如在《闲情赋》中有“十愿”:“愿在衣而为领,承划首之馀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握而辍音。”这是一种无法被抑制住的爱意,但却又是一种爱而不能的愁绪。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想得到。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是魅力四射。但是当真正得到的时候,也就是厌烦的开始。这“十愿”中还有许多有哲理性的语句,与本文所述无关,因此不再展开解读。此赋的主旨或许真的如陶渊明在其序言中所言:“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此文与陶渊明其它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此赋多用比兴手法,以及对《诗经》、楚辞的继承和发展。如“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又如“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馀歌”。

陶渊明同样也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对自己也是极严正的文人。如他的《荣木.序》:“荣木,念其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最后四个字“白首无成”读来更是让人心心里一寒。而当时他也就只有40岁。或许,是所谓的“四十知天命”吧。句中“日月推迁,已复九夏”。说自己度过了许多的年月,都还没有建功立业。而建立功业则是当时文人们的一大志向。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还未曾忘记建功立业,可见他对国家的兴衰,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杂诗.其五》“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也有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感。不仅是自勉,也是励人。而他的《咏贫士七首》中表达了他借咏古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其中《其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借咏黔娄的守贫贱,点明自己也愿“安贫守贱”。

以上这些,大约也就是陶渊明的主体人格。归结为一句,那就是真、善、美。陶潜正因为人格的真实与当时不真实的社会格格不入。因此,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但是他高洁的品格依然继续的保持。正如他著名的《饮酒.其五》中所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高洁的菊花与悠远的南山,合而为一,那种高贵、圣洁、庄重的境地,是无法用文字来加以叙述的。因为他真,因此他善。因为他善,更显得美。

或许,这就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推崇陶渊明的原因吧。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王唯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苏诗频用白诗意,且于陶渊明之疏仕隐居亦有同好。陶渊明的独善型人格产生在政治混乱的中古,而苏轼就是后封建社会的文化心理氛围下的产物,苏诗对于陶诗豪放的成分更多一些,但苏对陶评价很高

陶渊明远离当时士大夫的门第,接近劳动的农民,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在文艺形式上,都走着与当时贵族化的文坛相反的道路。他反对剥削,歌颂了劳动,并身体力行;他发挥了五言古诗优秀的传统,高度发展了民歌传统上白描的手法;在数量上及诗歌的接触面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及当代的诗人;他的成就因此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宝贵的收获。正像无数优秀的作家们,都代表一个寒士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些寒士中,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走向农民的。这就使得陶诗在一切诗篇中,都显得那么素朴淳厚,单纯明朗。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他因此是中国最优秀而且伟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出现,使得沉寂了将近百年的诗坛,重又获得生命的力量。他不仅总结了魏晋古诗,而且也启发了宋以后的新体。他的健康的鲜明的诗句,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歌唱,就是此后诗坛所要走的道路。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

最后就拿与陶并世的几位”隐士为例,建议楼主读一下陶渊明写《挽歌》的故事,就能明白陶之隐与寻常的沽名钓誉之举有什么不同了许多人都不理解陶渊明为何要选择辞官归田,不理解他的诗作为何如此的平淡,似乎没有一丝的盐味。当我读完陶渊明的诗作后,慢慢的我懂了,真正的美丽在于生活本身,因为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本文试图通过解析陶渊明的诗歌,来让读者明白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即真、善、美。关键词:陶渊明人格高洁俗语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田。这并非说隐于田者为小隐,隐于市者便为大隐。而是说的是人的心境。如若心隐则即使闹市也如归隐田园,而若心喧即使归隐田园也如在闹市般不得宁静。而陶渊明正是那种心隐,人也隐的人,是位隐于田的大隐。他的诗自成一格,宁静且志远,诗如其人也。我们就来具体解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陶渊明的诗词清新自然,像春雨后泥土的芬芳,不带一丝的娇柔之情,感情真挚质朴,且让人回味无穷。这里举他的《杂诗.其一》品读。“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力,岁月不待人。”此首小诗直率,坦白,且经得起人咀嚼。前四句是由一个具体物象所引起的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尘”,眼前之景,信手拈来。把人生比喻成浮尘,随风飘散,又飘落,而这粒埃尘经过风霜雨雪,早已不是刚腾起的那粒尘埃了。此四句言人生之可贵,需珍视之。后面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体现了陶渊明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观,即众生平等。这也和他生长在一个玄学佛学氛围有一定关系。即使他看不上这样一班谈玄人物,即使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在儒学。这句诗文表达的意思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无贵贱之分”的意思相仿。换而言之,既然都是兄弟,既然人无贵贱,当然也就没有了等级制度,更无压迫和被压迫,统治,被统治之念,完全的“共产主义”境界。“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后辈,以“斗酒千金”的豪言闻诸于世的李太白先生。“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高兴,愉悦的时候,就要尽情的欢乐,尽情的放纵。尽情的让心跳荡,让心激动。人生毕竟短暂,可贵。但是这种激动,这种欢乐是否是该任意为之,是否是成天沉醉于温柔富贵之乡呢?答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这为我们敲响了深刻的警钟。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正是风华正茂的读书的年龄,可是本该用功念书的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沉醉于霓虹闪烁的华光之中。究竟谁之过?“岁月不待人”,的确,待到酒醒时分,早已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就是陶渊明的质朴的本性,使得他的诗词浑人天成,丝毫没有造作之感。再来说说陶渊明的豪放。大家不要认为田园派的诗词只能说说“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风光。在陶渊明的笔下也多豪情之作。他的豪言,他的壮志绝不输于他的小辈李白。这里举几个例子。在陶渊明的《杂诗.其四》中说到“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大丈夫生来就该志在四方,就该去建功立业的。而即使自己真的已经苍老了,可自己的心依然年轻,依然像年轻人一样渴望能够报效祖国,报晓朝廷,建立功业。“不知老”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已经苍老了,而是心里的暗示。一种情绪,如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栃,志在千里”。又如《三国演义》中的蜀国老将黄忠,以白发之年勇冠三军。此夫尚能逞廉颇之勇,何况常人。《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四句是回忆,回忆少年时的志向,可见这样的一个志向深深的烙于心中,虽“此已非常身”,可心中的一簇火焰已被点燃,无奈何岁月流逝,白发不饶人,可依旧“不知老”。回忆,借以前的自己抒发现在自己的熊熊烈火般的感情。那么以前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呢?是豪气万丈的,是气吞四海的。就像展翅飞翔的鹏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再举一例,《咏古.其八》“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根据题目非自身的写照,但却传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少年刚猛者之气概为之向往,因为自己年少时也曾拥有。“少时”表达此刻诗人已经年老,坐在凳上回忆。“抚剑”这个词很有深意。抚剑是此刻的一个动作,宝剑依旧寒光耀眼,可是物是人非,抚摸宝剑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可是一个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是两鬓霜白的老年。而宝剑象征着的则是大丈夫的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老人抚剑也不完全是触景生情,而是心中有所思,寄情于物。陶渊明除了仗剑披发的豪情外,且是一位多情的公子。对家人的感情,对朋友的关切,对情爱的渴求。这三点可归纳为亲情、友情、爱情,情情连一心。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感情的全部精华,而渊独占之。先说说他的一篇祭文《祭从弟敬远之》。其中有这么几句“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曰”,这里指的是“孔曰”即孔子所说的。孔子,在古代具有神一般的象征意义,就好像曾经某个时代所流行的“我向毛主席保证”,“我向党保证”一样。孔子所说的,就是真理,就是治世名言。孔子说,仁慈的人会长寿。“我”指自己。陶渊明本是非常相信孔子的真理的,可是事实却证明孔子说的不对。那这个事实是什么样的事实呢?“仁者”的结果是“寿”,可是,自己的从弟却并没有长寿。可从弟得言行符合一个仁者得要求。换而言之,自己的从弟是个仁慈的人。这一句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仁慈的人,不得长寿,陶渊明借骂孔子这样一个圣人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无限的伤感,不愿从弟的离去。对朋友的情意同样可以从他的一些诗中看出,例如他的《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物各自归,闲暇辄相思。想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吾不欺。”这哪里是写诗,完全是在说话一般。平淡之极,绝妙之极。把对朋友真挚的情感隐藏在一切平常的生活,活动之中。再如《答庞参军六首并序.其三》“一日不见,如何不思”,仿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庞参军的思念之情,感情之真挚。哪像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总显得略微的有些虚假。我依稀仿佛记得太白写诗送汪伦时,仅与伦相见此一面。难道真的是知音如此的好求呢?还记得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谈到知音难觅,自己苦无知音。“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部都错位了的友情。”(余秋雨《高山流水》)。可见,李太白的一面“知音”,最多也是个错了位的友情。又如《答庞参军并序》诗中云:“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怎能说的清楚,道的明白。而此次还没有分别,已经盼望下一次的聚会。但是,这里却用了一个疑问“来会在何年?”,的确,来会在何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的相见。言期限的不确定。或许几年,或许永远也见不到面了。比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殷切、乐观多了一层的悲凉之情。《答庞参军并序》,写于陶渊明的晚年,也就不难理解他的这种愁绪了。陶渊明一生集中的爱情的诗作一首也没有。但他也有一些极零碎的作品。如在《闲情赋》中有“十愿”:“愿在衣而为领,承划首之馀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握而辍音。”这是一种无法被抑制住的爱意,但却又是一种爱而不能的愁绪。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想得到。越得不到的事物,越是魅力四射。但是当真正得到的时候,也就是厌烦的开始。这“十愿”中还有许多有哲理性的语句,与本文所述无关,因此不再展开解读。此赋的主旨或许真的如陶渊明在其序言中所言:“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此文与陶渊明其它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此赋多用比兴手法,以及对《诗经》、楚辞的继承和发展。如“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又如“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馀歌”。陶渊明同样也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对自己也是极严正的文人。如他的《荣木.序》:“荣木,念其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最后四个字“白首无成”读来更是让人心心里一寒。而当时他也就只有40岁。或许,是所谓的“四十知天命”吧。句中“日月推迁,已复九夏”。说自己度过了许多的年月,都还没有建功立业。而建立功业则是当时文人们的一大志向。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还未曾忘记建功立业,可见他对国家的兴衰,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杂诗.其五》“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也有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感。不仅是自勉,也是励人。而他的《咏贫士七首》中表达了他借咏古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其中《其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借咏黔娄的守贫贱,点明自己也愿“安贫守贱”。以上这些,大约也就是陶渊明的主体人格。归结为一句,那就是真、善、美。陶潜正因为人格的真实与当时不真实的社会格格不入。因此,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但是他高洁的品格依然继续的保持。正如他著名的《饮酒.其五》中所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高洁的菊花与悠远的南山,合而为一,那种高贵、圣洁、庄重的境地,是无法用文字来加以叙述的。因为他真,因此他善。因为他善,更显得美。或许,这就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推崇陶渊明的原因吧。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王唯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苏诗频用白诗意,且于陶渊明之疏仕隐居亦有同好。陶渊明的独善型人格产生在政治混乱的中古,而苏轼就是后封建社会的文化心理氛围下的产物,苏诗对于陶诗豪放的成分更多一些,但苏对陶评价很高

陶渊明远离当时士大夫的门第,接近劳动的农民,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在文艺形式上,都走着与当时贵族化的文坛相反的道路。他反对剥削,歌颂了劳动,并身体力行;他发挥了五言古诗优秀的传统,高度发展了民歌传统上白描的手法;在数量上及诗歌的接触面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及当代的诗人;他的成就因此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宝贵的收获。正像无数优秀的作家们,都代表一个寒士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些寒士中,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走向农民的。这就使得陶诗在一切诗篇中,都显得那么素朴淳厚,单纯明朗。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他因此是中国最优秀而且伟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出现,使得沉寂了将近百年的诗坛,重又获得生命的力量。他不仅总结了魏晋古诗,而且也启发了宋以后的新体。他的健康的鲜明的诗句,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歌唱,就是此后诗坛所要走的道路。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

最后就拿与陶并世的几位”隐士为例,建议楼主读一下陶渊明写《挽歌》的故事,就能明白陶之隐与寻常的沽名钓誉之举有什么不同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