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对待安禄山的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失误?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疏忽大意。是安禄山有机可乘。禄山少孤,后其母嫁给安姓,随继父姓安。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宰相张九龄洞悉安禄山以后必会造反,请唐玄宗斩之,唯玄宗惜其才,得不死。

安禄山貌似忠诚,但生性狡诈,常献奇珍禽异兽给玄宗讨其欢心,亦善事帝的左右,左右多夸其能,并使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之对玄宗应对颇为投机,遂得到玄宗、杨贵妃的喜爱。又加权相李林甫为巩固相位,杜绝出将入相的习惯,劝玄宗用寒微的蕃人为将;安禄山更得到玄宗的信任,赐爵东平郡王,后兼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升任平卢节度使(今河北),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今北京)。安禄山是武将封王的第一人,也是胡人(亦可称蕃人)前所末有的。

疏忽大意养虎为患过度宠信安禄山在地方做了土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