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太后病危,张之洞请定大计,太后微微颔首。
翌日,太后派奕劻去易州勘察陵寝工程,密召世续及张之洞入内,谕以立溥仪为穆宗(同治帝)之嗣。
溥仪,醇亲王载沣子也,时仅三岁,比光绪嗣位时还小。世续、张之洞恐光绪皇后再出垂帘,因共同奏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直接立载沣。”太后戚然道:“卿言诚是,但不为穆宗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如此公义私情两无所憾。”张之洞道:“既如此,宜正其名。”太后道:“古有前例吗?”张之洞道:“前明有监国之号,国初有摄政王之名,皆可援以为例。”太后道:“善,可两用之。”
张之洞又道:“皇帝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之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可仿行。”当时光绪还未死,太后默而不言,良久,以眼盯着张之洞道:“凡事不必泥古,此事姑且按你说的办,可即拟旨以进。”
大计既定,太后电召奕劻回京告之。奕劻叩头称善,遂于11月13日颁诏明告天下。
载沣(1883-1951),爱新觉罗氏,字伯涵,号静云。醇亲王奕?第五子,光绪帝胞弟。奕■去世后,八岁袭醇亲王爵位。末代皇帝溥仪生父,监国摄政王。
1901年初参预政治活动,代表清廷赴德道歉。德国国势之盛,海陆军之强,德皇族自幼即受严格军事训练,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对他日后影响甚大。回国后,慈禧太后指婚,配与荣禄之女瓜尔佳氏。1906年周游列国考察政治归来,廷议立宪之事,奉懿旨参与讨论。1908年为军机大臣。同年,宣统帝继位,以摄政王监国,时年二十五岁。1908年11月20日以宣统名义颁布上谕强调:“钦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国政,黜陟赏罚,悉听监国摄政王裁度施行。自朕以下,均应恪遵遗命,一体服从。懿亲宗族,尤应懔守国法,矜式群僚。嗣后王公百官,倘有观望玩违暨越礼犯分、变更典章、淆乱国是各情事,定治以国法,断不能优容姑息。”
后在皇族的支持下将袁世凯开缺回籍,代皇帝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设立由他亲自统率的禁卫军,并以其弟载涛、载洵及皇族毓朗等分掌军权。1911年5月,迫于形势成立责任内阁,以多数要职由皇族亲贵充任,称为“皇族内阁”,遭到全国反对。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无法控制局势,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颁布《宪法信条》。在革命力量打击和袁世凯的挟制下,载沣于12月6日辞去监国摄政王,退归藩邸。清帝退位后,载沣在京深居简出。
载沣生性懦弱,缺少统治经验,没有多少作为。其房中悬一联:“有书大富贵,无事小神仙。”又尝于团扇书白居易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以言志。传说其于1911年辞退摄政王后道:“从此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太后胞妹。他们是近亲。两个条件:比慈禧小一辈,宗室较亲;年纪小,便于慈禧掌权。
溥仪的亲缘关系与光绪皇帝的最亲啊,也最近。便于她在幕后掌握国家大权。禧太后病危,张之洞请定大计,太后微微颔首。
翌日,太后派奕劻去易州勘察陵寝工程,密召世续及张之洞入内,谕以立溥仪为穆宗(同治帝)之嗣。
溥仪,醇亲王载沣子也,时仅三岁,比光绪嗣位时还小。世续、张之洞恐光绪皇后再出垂帘,因共同奏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直接立载沣。”太后戚然道:“卿言诚是,但不为穆宗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如此公义私情两无所憾。”张之洞道:“既如此,宜正其名。”太后道:“古有前例吗?”张之洞道:“前明有监国之号,国初有摄政王之名,皆可援以为例。”太后道:“善,可两用之。”
张之洞又道:“皇帝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之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可仿行。”当时光绪还未死,太后默而不言,良久,以眼盯着张之洞道:“凡事不必泥古,此事姑且按你说的办,可即拟旨以进。”
大计既定,太后电召奕劻回京告之。奕劻叩头称善,遂于11月13日颁诏明告天下。
载沣(1883-1951),爱新觉罗氏,字伯涵,号静云。醇亲王奕?第五子,光绪帝胞弟。奕■去世后,八岁袭醇亲王爵位。末代皇帝溥仪生父,监国摄政王。
1901年初参预政治活动,代表清廷赴德道歉。德国国势之盛,海陆军之强,德皇族自幼即受严格军事训练,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对他日后影响甚大。回国后,慈禧太后指婚,配与荣禄之女瓜尔佳氏。1906年周游列国考察政治归来,廷议立宪之事,奉懿旨参与讨论。1908年为军机大臣。同年,宣统帝继位,以摄政王监国,时年二十五岁。1908年11月20日以宣统名义颁布上谕强调:“钦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国政,黜陟赏罚,悉听监国摄政王裁度施行。自朕以下,均应恪遵遗命,一体服从。懿亲宗族,尤应懔守国法,矜式群僚。嗣后王公百官,倘有观望玩违暨越礼犯分、变更典章、淆乱国是各情事,定治以国法,断不能优容姑息。”
后在皇族的支持下将袁世凯开缺回籍,代皇帝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设立由他亲自统率的禁卫军,并以其弟载涛、载洵及皇族毓朗等分掌军权。1911年5月,迫于形势成立责任内阁,以多数要职由皇族亲贵充任,称为“皇族内阁”,遭到全国反对。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无法控制局势,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颁布《宪法信条》。在革命力量打击和袁世凯的挟制下,载沣于12月6日辞去监国摄政王,退归藩邸。清帝退位后,载沣在京深居简出。
载沣生性懦弱,缺少统治经验,没有多少作为。其房中悬一联:“有书大富贵,无事小神仙。”又尝于团扇书白居易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以言志。传说其于1911年辞退摄政王后道:“从此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太后胞妹。他们是近亲。便于她在幕后掌握国家大权。溥仪的亲缘关系与光绪皇帝的最亲啊,也最近。两个条件:比慈禧小一辈,宗室较亲;年纪小,便于慈禧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