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以外,还有一块精神沃土值得我们留恋。他们是老聃、庄周、列御寇等,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自然为宗”,最后的归宿是心游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他们的超然、洒脱,一直影响着后世。
他们崇尚恬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才自然矣”。懂得这些道理,无疑会让那些心比天高、事事强求,以致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的人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他们反对约束,提倡恢复本性,“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让那些戴着面具生活却又向往率性人生的人找到了隔代知音;他们甚至主张离群索居,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在那里“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缘而窥”,而这让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
假如浑浑噩噩,则人同于兽;倘仅巧取豪夺,则人不如兽。任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裕,这些都不能解决人的精神需求。贫穷未必痛苦,富贵未必开心,因为人的一生,除了需要物质以外还需要有精神慰藉、心灵寄托。为此,主张“慢生活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慢生活”不是懒惰,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调节方式。快的时代让我们得到了太多,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很多,我们的情致、爱好、自由以及坦然都让快的生活带走了,而很少有人能将匆匆的脚步稍作停留,来关注一下心灵之所。
虽然我们习惯将“老庄”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实际上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魏晋时期又发展出玄学,所以有一套“慢生活主义”丛书,分别是《老子智慧》、《庄子神游》、《列子御风》和《魏晋玄学》。在心为形役、物欲横流的时候,尤其需要这些素朴的、本真的、恬淡的思想来滋润心田。阅读这些书,相信除了能让你找到不快乐的原因和要快乐的理由,还能让你汲取先哲的智慧,用更超然的心态、更乐观的心境对待你的事业、人生。
在厌倦了喧嚣的时候,在心灵淡定下来的时候,在感到空虚与无奈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智者的思考,也许心中就不会枯寂,恍惚中仿佛捡到昔人遗落下的竹簪——只有自己美过,也只有爱过美,才知道这样的竹簪,非金非银,却是真正的美人之簪。它是朴素的,因而能让人不经意触摸到一种朴素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