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占有空间,是以此证明我们真实地存在着。
原始人在天然的洞穴中居住,使他们领悟到空间对其生命的保护作用和价值。从制造陶罐到垒墙筑堡等实践中,人类将创造和利用空间的心理加以巩固,于是,建筑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于空间的诠释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天人合一。这种建筑空间的特性也正是对中国人的世界观、自然观的反映,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深深植入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中。
一座房子,关于空间的自由想像
老子说:“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于建筑空间的概念,湖南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魏春雨引用老子的这句话来进行阐释。他说,建筑的空间就像一只杯子,杯子最不可缺少的不是杯托、不是杯底也不是杯体,而是中间空的部分。所以,建筑的空间必须是包容的、通透的、不矫揉造作的,给人留下最大的精神空间。
从居住者对空间需求的层面讲,一方面建筑要满足基本居住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空间。我们总能通过一座房子空间氛围的营造,看出主人对于生活的想像:喜欢用墙漆丰富空间色彩的人,或许性格活跃,富于想像力;用书法或者绘画装饰表达艺术气息的人,或许是一个艺术家。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自由想象,也是他们生活追求的一个侧影。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在一个空间里,房子不是一个人放纵寂寞的空间,更多地是它能带给人们交流的欲望。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是注意自己的家,而是开始关注沟通、交流这些精神层面,希望自己的空间有很大的互动性,它不只具有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这样单一的居住功能,而是同样也需要找到一个通透、互相能够交流的空间。
韩国导演金基德一次看到自己家门的钥匙孔里贴着传单,他立刻想到那些一直贴着传单的门户一定是没有人居住的空房子。由此激发他拍摄一套有关孤独、与世界疏离的故事,于是有了《空房子》。故事很简单,一个男子救了一个被丈夫虐待的女子,然后带着她进入不同的空房子,并给它们重新注入了爱与温暖。
因为有人,房子的空间便不再空洞,相反,房子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自由想象。“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于房子的想像也是他对于生活的想像,房子总是与生活融为一体,它前后引导,左右牵制,提供生命活动的空间,暗示生活的方式,决定生活的舒适度,并借此赞美生活的意义。
一座城市,一场公共空间的审美体验
如果一座房子是一个人对于个人空间的自由想像,那么一座城市,便是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一场审美体验,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围合,便是靠建筑空间完成的。因此,一个城市形态的美,关键在于建筑空间的造型美,离开建筑空间的造型美,就没有城市的美可言。一部城市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城市建筑美学的发展史。
从古代的埃及金字塔和纳克神庙、古希腊以柱式为特征的雅典卫城、古罗马以穹顶为特征的万神庙、以券拱为特征的大角斗场;到中世纪的以帆拱为特征的拜占庭建筑、以尖券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以复兴古罗马建筑为特征的圣彼得主教堂、圣马可广场;再到近现代的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美国国会大厦、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包斯豪校舍、莱特的流水别墅、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无不反映着每一个时代人们对建筑美的不倦追求。
美国顶尖的社会学大师戈夫曼说过,住宅是自我的“后台”,而城市的公共空间是自我表演的“前台”。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人群聚集,交换物质信息和情感的场所,城市空间是否有它的吸引力,实际有赖于艺术作为人和建筑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中介,把人内心的情感做一个有效的沟通。
长沙的城市空间布局是以湘江为界的“分江而置”东西格局。城西因为上天赐予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山、水、洲、城”的独特生态空间,加上有着千年湖湘文化底蕴的岳麓书院,让城市的空间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城东则因一场“文夕大火”,几乎烧掉了所有关于历史的记忆,城市的发展史已经断代。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建觉认为,我们对待历史要有耐心,对山水更要顺其心。他说,对历史街区、街巷的格局改造,特别是核心区,要更慎重、更尊重一点,要学会“舍不得”小街小巷,坡子街、太平街、潮宗街都极具历史价值,它在无声地叙说古人的情怀、志向与生活方式,另外,还要像对待父母亲一样善待自然山水,要顺它的心,顺它的意,顺它的形,顺它的色,顺它的彩,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天人合一,清风明月本无价
在苏州沧浪亭上,有一幅这样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这里所表现的,是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协调的建筑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居的理想环境是,北面有山岭屏障,可以阻挡寒风,门前南面平原,可以耕作招凉,最好有水源顺驻,远景悦目,最好还有农地和方屋终年都可以见到太阳,这种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它始终与自然相辅相成,从自然出发,然后又回到自然,天人合一。
明人曾有“祠补旧青山”之句,这个“补”字十分恰当地说出中国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中国建筑类型丰富,功能各异,但不论其性质和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谐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互为借取。
作为“学院派”建筑设计代表性人物,魏春雨也秉承了传统建筑的“天人合一”观念。他认为,“建筑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他亲自设计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馆,便很贴切亲近自然的主张。
建筑学院馆建筑造型与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也十分考究,墙体摒弃了华丽的装饰材料,选择了质朴的湘江石子作为材料。魏春雨坚持认为美源于自然,故真实是第一要素。他也一直呼吁,城市建设要尊重自然——自然从来不接受“改天换地”,我们能做的,只是梳理它的外形,使万物更和谐。
作者:本报记者 詹春华 《新城市》记者萧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