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戴敦邦画《长恨歌》

冯耘《长生殿图》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戴敦邦画《长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即有记载,历代戏曲、小说,尤其是昆剧《长生殿》做了精彩的描写。可是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我先后出席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的《长生殿》国际研讨会,谈了一些新见解,这里就李杨爱情做一简单介绍。
一、历史上的李隆基是一个情场高手
虽然帝王拥有众多后妃,众多后妃或应顺命运,或迫于情势,或受名利之诱惑,大多心甘情愿地献身于帝王,但是帝王和后妃产生真正爱情的不多,他们的两性关系大多是政治联姻和权色交易的产物。
但唐玄宗的确拥有过不止一次的真挚爱情。首先是因为年轻时代的李隆基是一个货真价实、名至实归的高贵的白马王子,是优秀女性追慕的理想配偶。《旧唐书·玄宗本纪》说他:“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新唐书·玄宗本纪》说他:“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可见李隆基此人英俊伟丽,相貌堂堂,仪表非凡,性格英武,精善骑射,又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这样文武双全、才貌双佳的年轻男子,在情场上魅力四射,兼之具有王子、皇孙的身份,后又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武和实力,迅登大宝,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且是一个励精图治,将国家推向富强的至尊皇帝,这一切无疑能够得到他所宠爱的美人由衷的全身心的尊敬和热爱。其次,李隆基欣赏和重视美人内在的美、智慧的美,也善于与聪敏灵慧的美人调情。他的第一个皇后王氏,是他为“临淄王时,纳后为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旧唐书·后妃传上》)王氏在李隆基最艰难的时候,不仅与他患难与共,而且与他一起出谋划策,帮助他发动政变,可见她颇有胆气、智慧和谋略。第二个皇后即武惠妃,李隆基非常欣赏和敬重她的政治才能,非常宠爱这位年已四旬、已经生育过6个孩子的中年母亲。她于死后被追封为皇后。
李隆基的嫔妃很多,最喜欢的有:赵丽妃,本伎人,有才貌,善歌舞;梅妃,美貌有才,善诗能文,吹白玉笛,作惊鸿舞,有她在场,“一座光辉”;杨贵妃才貌更至绝顶,擅长歌舞,智慧出众。
第三,李隆基追求并重视有真挚爱情的幸福生活。李隆基在众多美人的选择中,最后专宠杨玉环一人,可见李隆基与其他皇帝不同,追求并重视有真挚爱情的幸福生活。
二、历史上的李隆基是情场上多次背叛的老手
唐玄宗的爱情生活始终与一连串的背叛相伴。
他先背叛王皇后:王皇后尽管与李隆基是患难夫妻,还帮助他夺权,却因她不生孩子,并因恐惧失宠而与其兄王守一商议,借左道之力,事发,被废为庶人,其兄赐死。其年十月,庶人卒。李隆基不体谅她的苦衷,抓住她的把柄就废了她的皇后,害她忧郁而死。《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传上》记载王皇后死后,“后宫思慕之,帝亦悔。宝应元年,追复后号”。
赵丽妃受宠时,唐玄宗立她的儿子李瑛为太子。后来宠幸武惠妃,就要废去这位太子,另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李隆基不讲信义,还听从武惠妃,狠心地杀害无辜的太子李瑛和另两个儿子。可是武惠妃竟然被这三个鬼魂为祟,怖而成疾,玄宗让巫者祈请弥月,不痊而殒。(《旧唐书》卷一百七《玄宗诸子传·李瑛传》)而对武惠妃,他也寡情薄义。在她患病时,玄宗不仅百般求医,还祈请巫术,尽力救她性命,可见情意之深。武惠妃生前,他尽力立寿王李瑁为太子,因大臣张九龄等人的极力反对而暂搁。可是她死后,很快又背叛了她,表现为不仅不再封李瑁为太子,不给爱护与照顾,还夺了他的美妻杨玉环。这种横刀夺爱的举动,是人所不齿的不义行径,可见李隆基完全是一个喜新厌旧、见新忘旧的薄情之人。
唐玄宗独宠杨妃,背叛梅妃,在马嵬驿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又背叛了杨妃,坐视杨妃死于非命。他的爱情生活可以说以背叛始而以背叛终,是一连串背叛的连接。
三、李杨爱情是两人背叛别人爱情的产物,其自身也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背叛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隆基在武惠妃死后,高力士向他推荐绝色的杨玉环。李隆基毫不犹豫地从亲生儿子手中夺走杨玉环。杨玉环心甘情愿地抛弃年轻力壮的秀美丈夫,情愿投入年过五旬的老年公爹的怀抱(两人年龄相差36岁),无疑也是对自己丈夫的背叛。李隆基还因杨玉环的醋恨而背叛梅妃江采苹。
杨贵妃是一个高雅美貌、活泼可爱、富于情趣的优秀女性。她不仅懂得音乐、善于舞蹈,而且还会写诗。《全唐诗》中保存了她的一首诗,题目叫《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而李杨建立爱情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相互背叛。李隆基与杨玉环深爱后,与梅妃旧情不断,引起杨贵妃的妒忌和愤恨;他又染指杨贵妃的两个亲姐姐,也引起杨贵妃的妒恨。李隆基还因小故而两次驱走杨贵妃。这些都是李隆基对杨贵妃的阶段性的背叛。而安禄山“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载751;《安禄山事迹》卷上)
四、马嵬驿这个多重交错的背叛场面中的李杨爱情结局
唐玄宗骄奢淫逸,先后重用奸佞李林甫和杨国忠,造成政治黑暗,引发安史之乱。他只能带杨贵妃和杨国忠等秘密仓皇出逃。来到马嵬驿,陈玄礼和众多卫兵背叛唐玄宗,发动政变,翦灭当朝宰相,造成当朝政府倒阁。在叛兵的压力之下,为了自保,唐玄宗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他一手提拔并非常信任的政治盟友杨国忠。唐玄宗接着又背叛了杨贵妃,杨贵妃当场被逼自杀。唐玄宗刚离开马嵬驿不久,又面临第2次政变:太子李亨夺李隆基之权自立为皇帝。马嵬驿事变是一个多重交错的背叛场面,李杨爱情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走向完结。《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车驾至蜀郡,扈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而已。”
五、李杨爱情是知音互赏式爱情的新的典范
《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最初看中的仅仅是杨玉环的惊人美色,杨玉环追求的也仅仅是唐明皇的权力。起先双方矛盾丛生,后来定情密誓,因为经过了第十二出《制曲》,唐明皇与杨贵妃同肩并坐,合力切磋,情深意浓;第十六出《舞盘》,叙唐明皇为杨贵妃过生日,命李龟年等演奏《霓裳羽衣曲》。杨贵妃介绍了此曲的结构、内容和特点,讲得头头是道。唐明皇听了十分佩服,他由衷赞扬“妃子所言,曲尽歌舞之蕴”。杨贵妃预制有翠盘一面,她请试舞其中。于是她整顿衣裳重结束,一身飞上翠盘中。李龟年则领梨园子弟按谱奏乐。唐明皇兴奋得亲自敲打羯鼓,为舞蹈敲击节拍。唐明皇与杨贵妃一起作曲、击鼓、舞蹈,成为艺术上互相欣赏和赏识的知音,两人建立了知音互赏式的爱情。他们通过在艺术上的共同爱好、追求、创造(作曲、演奏、演出),达到心灵上的融合,从而极大地发展和巩固了他们的天赐情缘。
史书说“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旧唐书·后妃传上》),“善歌舞,邃晓音律”(《新唐书·后妃传上》),所以《长生殿》描绘她为《霓裳羽衣曲》制曲、表演,杨贵妃舞姿极其优美,喝酒的姿势也美不胜收,喜得唐明皇“仔细看她模样,只这持杯处,有万种风流殢人肠”。
他们在帝、妃的身份之外,还是两位艺术水准高超的艺术家。他们建立和发展了两位艺术天才相当、艺术趣味相同的艺术家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和艺术追求与创造结合起来,这才发生了质变,成为知音互赏的恋人,建立了真正的美妙的爱情。
六、唐玄宗应该承担的主要历史罪责和杨贵妃应负的相应责任
当代学者一般都高度肯定和赞赏《长生殿》打破和驱除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点。我很赞同,但我认为《长生殿》同时又写出杨贵妃的妒忌、吵闹、不顾大局地对唐明皇的追求和“独霸”、杨贵妃骄奢淫逸的豪华生活和醉生梦死的生活追求,她本人也和唐明皇一样,完全缺乏居安思危的政治意识,这一切也影响了政治和历史的发展,给大唐帝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当时的人民造成了很大的苦难。
她的贪图享乐,妒忌发火,献媚撒娇,加深了唐明皇的不思国计民生的错误。《长生殿》写出了此类女子作梗的能量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