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2月2日电(记者王艳明)在完成明长城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甘肃境内秦汉等时期长城资源调查已经展开,截至目前已完成200多公里的调查。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调查,甘肃省9个市(州)24个县(市、区)内存有明长城资源,长城墙体、壕堑及山险合计1738.3公里。目前明长城调查工作已顺利结束,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已调查长城232.7公里、烽火台42座、关堡3座。
甘肃省是中国现存长城遗迹较多的省份之一,境内已确认的主要有战国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规模宏大,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此外,在一些不便于筑墙的山地,长城以烽燧的形式体现,形成烽燧线。除战国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外,十六国时期一些割据政权和宋朝也在甘肃境内筑有小规模的长城或烽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