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上空的鹰(寇蒂斯霍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方上空的鹰美国航空历史学家 Gerry Beauchamp

云择 译

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开创早期,中国从西方几个航空先进国家购买若干名牌产品,其中有的型号是仅为中国生产的。

寇蒂斯霍克(CURTISS HAW II)双翼及单翼战斗机是在 1930 年由美国出口售给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寇蒂斯公司曾出口 299

架双翼机,另在两个国家特许制造若干架。

寇蒂斯 75 机有两种出口型。一种是带有固定起落架,装有莱特旋风(Cyclone)780 马力发动机,简称为 H-75。此型飞机自 1937

年为中国、泰国、阿根廷共生产 73 架。另一种为稍重而轻快飞机,有可回收起落架,装置双黄蜂(Wasp)或旋风 1,100/1,200 马力发动机,简称为

H-75A。此型大量生产,自 1938 年起,出口到法、中……等六个国家。它与美国空军 P-36A 战斗机基本相似。

建立 CAMCO

中国政府于 1932 年加强空军建设,先后购买美国道格拉斯 O-2 双翼机和沃特(Vought)公司 V-65 海盗(Corsair)飞机。1933 年 3

月,美国杜立特中尉(James Dolittle)来华。他带来一架寇蒂斯双翼战斗机,进行飞行示范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当时中国国民政府订购霍克 II

型单座双翼战斗机五十架。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