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马基”MC.200/202/205战斗机转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MC.200"Saetta" (Lightning)闪电

战前的意大利拥有一流的航空设计水平,其设计的水上飞机等曾多次获得世界飞机竞赛的冠军。在成功设计多种水上竞赛飞机之后,意大利马基公司从1935年开始按照意大利空军的要求开始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不久,在工程师马里奥·卡斯托迪的领导下,推出了一种新型上单翼的单座战斗机。1937年12月24日,第一架原型机在试飞员Burei的驾驶下首次试飞,并且很快证明了该飞机比Caproni Vizzola的F/5,Reggiane的Re.2000以及菲亚特的G.50这些飞机具有更优越的性能。MC.200具有全金属结构,坐舱可以向飞行员提供良好的视野。MC.200战斗机的武器为配置在机首的2挺12.7mm机枪,可穿过螺旋桨射击。这种新型飞机的机身具有漂亮的流线型,动力装置的设计类似G.50,但发动机罩有所不同。最初,飞机研制工作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发动机功率不足、续航力不够,但最主要的问题源于上单翼的设计。在马基公司试飞员坚持不懈的飞行试验后,问题通过改为下单翼设计而得到了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后,MC.200终于投入意大利空军使用。1940年夏季,第一批共144架MC.200首先被分配给护送S.79s运输机通过马耳他的各战斗机中队。1940年11月,2架MC.200在西西里岛奥古斯塔港外击落了英国的一只大型飞艇,当月还与英国的“飓风”式战斗机展开了多次空中格斗。在马耳他空战最激烈的时候,MC.200机群曾经为德国飞机对马耳他岛的空中侦察实行空中掩护。此后,Mc.200在意大利军队参战的所有战场都相当活跃,包括北非、巴尔干、希腊以及苏联。在苏联,MC.200经历了极其恶劣的气候考验。飞机的加热器和鼓风机经常工作不充分,为了启动发动机必须把起动装置和发动机油预热。此外,极度的寒冷常常使液压起落架失灵。驾驶员惧怕暴露在寒风中而根本不敢敞开座舱盖,而且护目镜、挡风玻璃经常结霜导致无法观察外界和准确射击。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意大利空军的MC.200飞行员以损失15架的代价获得了击落苏联飞机88架的较好战果。1943年1月17日,意大利第21航空群在苏联前线完成了最后的战斗任务。在后来的战争中,MC.200投入到阻止盟军登陆南意大利的防御战中。至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之日,共生产1153架的MC.200仅残留不到1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