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C-37“金雕”
俄罗斯空军机关刊物《航空和宇宙航行》杂志社编辑出版的《Polygon》专题快报资料集,最近出版了专门介绍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C-37的专集,披露了该机的一些情况和数据,现根据该专集摘译整理如下。
一、C-37的诞生
人们普遍认为,由苏霍伊飞机设计有限公司研制的很有前途的第五代战斗机—C-37的开始试飞,应是俄罗斯航空工业1997年的主要成就。尽管这种飞机的研制工作被严加保密,但近几年,西方的航空报刊对这种飞机仍然有不少猜测和披露。早在1994~1995年间,西方多种航空期刊就报道了关于苏霍伊设计局在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消息,并认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末期。当时,西方把这种飞机称为C-32,一直到1997年秋,苏霍伊设计局的出版物上将其称为C-37后为止。
最初只知道这种飞机的布局非常特殊—采用了前掠式机翼,但设计局代表曾对此进行了否认。可是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1996年春,俄空军召开了空军军事委员会会议,俄联邦空军和航空工业的有关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俄《空军通报》杂志在1996年3~4月号上报道了这次会议,并刊登了一张会议照片。这是一张普通照片,粗心的读者看不出这张照片有何特别,但有心人却能从中得到些有趣的东西。在这张照片中,在空军司令员彼德·杰伊涅金上将和苏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西莫诺夫与其他与会者们面前,放着两个飞机模型,其中一个不难看出是多用途战斗机—苏-27M(苏-35)的模型,而另一个模型涂成黑色,带有前掠翼、前置平尾、普通平尾、双立尾。毋庸置疑,这是新一代战斗机的模型。模型上涂的机号“32”也说明了这一点。英国《飞行》杂志的专家们根据这张照片,推测出一些很难辨别的细节,绘出这一新飞机的第一张示意图。于是在西方又掀起了新一轮对俄新战斗机性能水平和作战能力的分析报道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