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之魂,是中华民族之根。从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我们很容易掂出她厚重的份量。陕西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是我们维系发展民族大厦的根本。民间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觉醒,自觉担负起珍藏历史、把根留住的伟大使命,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是其中的领军项目,开辟了集抢救、保护、整理、开发、利用民俗遗存的先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有位黑人作家写了一部叫《根》的小说,竟然由此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场寻“根”的热潮。一部小说,让许多民族想起了自己的乡土和祖先。看来,思念祖籍,纪念祖上,乃人之常情,只是其它民族没有像我们这样将其发展为一种“孝道”。在我看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正是因为发扬了这种“孝道”,中华文明才绵绵不断,延续千年。
事实证明,任何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就像一棵大树割断了自己的根脉一样,成为无本之木。你还能指望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吗?
根深才能叶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人皆知,我们这个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可谓是树大根深。
1996年,我曾随一个商业考察团出访欧美数国。所到之处大都能碰到一些华裔,虽说他们世代侨居海外,身着洋装,事业卓有成就,但他们并未忘记自己的根本。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世界上到处都有华人,到处的华人都说叶落归根。
华人的根在哪里?在中国!中国的根在哪里?在陕西!
追根寻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庙(陕西黄陵)的牌匾上大书着“人文初祖”;仓颉庙(陕西白水)里也有一块牌子,曰“文化初祖”。
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古到今,承蒙上苍厚爱,这块土地承受过多少阳光雨露。长安、碑林、莲湖、未央、雁塔、临潼、蓝田、曲江,光听听西安区县这些意味深长的名字,足以让你浮想联翩:骊山晚照、灞柳风雪、雁塔题名、曲江流饮、草堂烟雾、咸阳古渡、太白积雪……诗情画意的关中八景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更不用说那世人皆知的华清池、大雁塔、兵马俑、汉阳陵……周秦汉唐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地上的地下的、消逝的现存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鲜明的地域特色,一切都在昭示:陕西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荟萃之地。
曾几何时,西风东渐,欧美文化日盛,欧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西班牙式的、爱尔兰式的、德国式的、荷兰式的,走进那一栋栋花园洋房,喷泉、花坛、罗马廊柱、洋女雕塑扑面而来,以至于让我们不知身在何处。如果千年古都丢弃了自己的文化传承,割断了自己的历史血脉,舍近求远地追逐异域风情,硬是要用千万吨水泥浇铸出一番西洋光景,那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既是西安的悲哀,也是欧洲的悲哀。其实,外国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伦敦就是伦敦,巴黎就是巴黎。巴黎人不会毁掉自己的香榭丽舍去筑一座白金汉宫,而伦敦人也绝不想将巴黎圣母院搬到牛津去。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造就人。与洋建筑相呼应的,是如今年轻人的洋时尚,吃汉堡包、喝可口可乐、听克莱德曼、过情人节,摇滚乐代替了秧歌舞,卡拉0K压倒了民间小曲,长此以往,古都西安的年轻人势必对本地域的器物无法认同,对本民族的精神产生隔膜。不知有汉,毋谈魏晋,更遑论继承中华文化传统。
在关中农村,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的显著标志便是拆掉旧房盖新房。红砖水泥加楼板,清一色的小二楼鳞次栉比。一大批明、清遗留下来的古代民居于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更不用说那些镌刻着历史文化的砖雕、木雕、石雕、牌匾、碑刻、神龛正在面临灭顶之灾。剪纸、年画、面具、木偶,只能博得外国人的青睐,本国人已不再喜欢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了。秧歌、鼓舞、皮影、线戏,这些标志着民风民俗的活动正在消遁。还有那遗弃在荒郊野外的拴马桩、饮马槽、石马、石牛、石狮、石人,任凭风吹雨打,愈发无人过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原生的、真实的、本源的古迹被当成了垃圾,反过来一些人却舍本求末地在“仿”字上大做文章。大到仿古一条街,小到仿铜车马、仿唐三彩、仿兵马俑。大雁塔旁,偏要不伦不类地修一座秦王宫;华清池侧,又要建一座西游记宫。不仅在西安,前些年全国兴起一股人造景观热,各地为仿古建筑而大兴土木,不惜以破坏城市生态为代价。有的“假古董”单项投资就超过了亿元,而国家每年下拨给750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专项补助经费”,只有13个亿。
古都西安的旅游事业一旦脱离了历史,脱离了文化,脱离了民风民俗,势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都西安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文化古都将变得徒有其名。在我看来,名副其实的古都需要更多真实鲜活生动的东西加以支撑,而不仅仅靠一些陵墓和寺庙。现状是西安古都的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其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程度远不尽如人意。
在我看来:
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惟有地域的,才是广阔的;
惟有民俗的,才是全体的;
惟有历史的,才是未来的。
现实是严峻的,种种迹象表明,那些富有民族地域色彩的、那些具有民俗历史内涵的东西,由于种种原因而危在旦夕。
2002年3月7日,《文艺报》头版头条大字标题:抢救!抢救!抢救!
“我们忧心地耳闻目睹着民间文化遗产频频告急,无数珍惜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改造旧城的推土机把大片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着其中的民间文化訇然推倒碾碎;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记住它们就悄然远我们而去,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也过早地被人毁灭和抛弃。
“这令我们痛心疾首。
“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我们焦虑,在乡村城市化,城市趋同化的演进中,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和经历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将所剩无几!”
现代化的列车,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呼啸而过。
在我看来,西部大开发不光是经济的开发,也应是一种文化的开发。对于陕西这样的文化大省、西安这样的历史名城,更是如此。
但在一些人眼中,西部大开发就是推土机,就是打夯机,就是大吊车,就是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甚至恨不能把西安推倒重来。前些年因为交通堵塞,还有人建议拆掉城墙。1997年,陕西为修西(安)——黄(陵)一级公路,硬是将黄帝陵旁的一个山坡夷为平地。在局部范围内,大开发变成了大开挖,大开挖造成了大破坏,而许多凝聚着传统文化血脉的人文景观,一旦毁坏,则永不复还。
20年前,如果有人说足球篮球、琴棋书画、山水风光、历史遗迹、影视娱乐,包括游乐园、博物馆等也是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可能被人讥为痴人说梦。但时至今日,这已成为日常现实。据一些媒体报道,文化在某些国家已成为该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例如,韩国早就提出要以“文化产业”来立国;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已超过汽车工业的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产品的第二大出口产品;迪斯尼乐园所涉及相关产业的规模及盈利,已稳入世界前十强。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大盘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得天独厚的古城西安,占尽了天时地利之便,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年机遇,尽占人和,这是西安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
毋庸讳言,全球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但应明确一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共生共存相得益彰的。中国加入WTO以后,如何保护民族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让世界认识西安,让西安走向世界”,这是历届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挂出的标语提出的口号。但我很想追问两句:让西安以什么样的面貌走向世界?让世界以什么样的眼光认识西安?别的不谈,仅就旅游而言,每年来陕西旅游的外宾占全国总数的40%,其创汇额却不足全国旅游总创汇的2%。我们的旅游发展有缺陷。我们应探究缘由。我们必须为世人——包括我们的子孙,保留足以证明古都昔日辉煌的实物与活物,而不能老让外宾“白天逛庙,晚上睡觉”,让我们的后代仅在书籍图片中阅读历史,任后辈讥笑我们刻意营造的那些“假古董”。
美国舞蹈史家瓦尔特?索雷尔把他的著作《西方舞蹈文化史》的末章末节标题,定为“明天将是今天的昨天”,意味深长。
我不会忘记,我原本是一个脚踏黄土的农民,后来又曾当过背负蓝天的工人,自觉应为头顶和脚下这块皇天后土承当某种责任。
自1990年起,我倾尽财力,组织人马,兵分六路,奔赴各地。十几年来,共收集民俗物品近万件。在整个征收抢救活动中,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自不必说(出动人工累计三千余次,行程十多万公里,投入资金三千多万元),有时还要蒙受不白之冤(被某些人当成文物贩子而遭受白眼和屈辱)。我曾暗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辈子孙将会怎样想: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陕西,为开创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仅要负重,还要忍辱。但正是在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支配下,这项伟大的事业才得以前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进行这项艰难而伟大的事业当中,曾经得到政府、民间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不由使我感激涕零。
随着收藏物品的日益丰富,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这些珍贵的遗产,使其发挥珍贵的效用。
经过反复研讨、论证,我们决定以博物院的形式来展现历史、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并决心以此为契机,培育市场,打造品牌,在发挥其文化功能的同时,也发掘其经济潜能。
从大的方面,这也是符合我省省情及政府有关战略构想的举措(参见《陕西日报》2002年8月31日第二版《全面繁荣陕西文化事业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互动并进》一文)。“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内在特质,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开发的资源和资本”。
自1997年开始,我着手策划实施“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项目。该博物院引进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集收藏、研究、整理、展览于一身,融旅游、参观、体验、购物、餐饮为一炉,若干展室、商店、酒店、作坊,将散落于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园林之中。数以万计的文物展品,数以百计的传统民俗仪式、活动。还有坐落在三十院清代民居宅院群落中的传统小吃街、古玩一条街,把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文化遗产利用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见,博物院的建成将给古都西安的旅游业开拓出一片新的浏览胜地,也为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添砖加瓦,更为华夏文化保护抢救了一大批文化遗产。我有志以个人毕生的精力,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还有一种打算:拟将某些展区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以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爱国精神)。
虽然做了这些工作,但面对严峻的现实依然觉得是小水大渴。我深知,惟有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文物保护意识,我们的抢救事业方能大见成效。文物是历史的框架,民俗是历史的灵魂。我以为,中国文坛上那些领军人物用“抢救”二字来表达他们保护历史、保护遗产文物、民俗传统的急切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再不“抢救”,便救不及了。为此,我向全社会大声疾呼: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把根留住!
(作者简介:王勇超,1957年7月出生,陕西长安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陕西天都集团总裁。陕西省人大代表。二十年来从事建筑、文化传播事业,抢救、保护、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关中地区的以石雕、民居为主体的民俗历史遗物。曾多次荣获“陕西省杰出青年实业家”称号。)
王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