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文明”与“文化”在涵义上的联系和区别,来认识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进程中,人们产生的浮躁心理和对传统的民俗怀有的眷念之情。进而重视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期待新的社会秩序和风气的形成,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社会走进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大转变。人们经历着由此带来物质生活的由贫到富的兴奋、快乐的享受,也会经历着失去亲密生活故园而产生精神上某种困顿、忧郁的痛苦。因为我们处在变革的时代,或谓之“观念更新”的过程,还未完全陷入“不思不想”的状况。于是,在世纪之交,带给人们诸多问题的回顾与展望。而迈入新世纪之初,当“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响在耳畔的时候,“文化多元化”的议论又接踵而来,谈论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都在冠之以“文化”二字,成为新的风气。我们不再盲目蛮干,有了应当如何行为的思考,有了生活的自觉,这实在是一种进步。这次民俗艺术研讨会的议题,即是关于它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的意义问题。
对于“民俗”,或称“风俗”的事象,我不大懂。因为在过去上学和工作而受教育的时候,提倡所谓的“移风易俗”,是把风俗当作落后的、不好的东西,甚至说成封建迷信一类的东西,说它对社会有害,阻碍了时代的进步,所以要加以批判地去改变它,革它的命。大概我们这一代人就在这种激进的革命宣传下长大的。即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着风俗的影响,也不会从中去体会文化的内涵,更何况生活的风俗事象在一天天减少,渐渐地淡化化着。尤其在大城市,像春节这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也很难感受风俗事象的浓郁气氛,更不深究“过年”的涵义,仅仅享受几天长假,全家人吃顿饺子,看看电视晚会罢了。
现在,我们这代人的日子可能好过了,吃的、穿的、用的都丰富了,电视频道那么多,那么热闹,但是,也会感到日子过的平淡乏味。其中的原因,也会与传统风俗文化的淡漠有关吧。
《辞海》释“风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说文》释“俗”:习也。这说明风俗是人们对所处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有所认识,随之而形成一种文化的观念,大家约定了一种方式去践行。因为它是习俗,在具体事象上,不问理由,互相因袭。民间艺术即是民俗行为的表现形式,譬如民间剪纸,其原始的图案纹样所表达的内容,就寓意着对生活的态度。再如,西北地区的“花儿会”,男女青年对歌,是很特殊的恋爱方式。历久年代相沿的风俗,大家都学着这么去做的活动,是祖祖辈辈生活观念的反映,所以,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态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性所系。
对于“文化”二字,更不容易说得清楚。我读到已故的文化学者徐复观说的一句话很受启发,他说:“文化是由生活的自觉而来的生活自身及生活方式的价值的充实和提高。”他是把“文化”与“文明”作了分析,区别其中的涵义来谈的:“文明是根据我们改进生活环境所得的结果,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文明是科学系统,在知识方面,告诉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文化的内容包括宗教、道德、艺术等”,“文化是价值系统,主要是道德方面,告诉人的行为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当然,“文化”和“文明”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常把二者混在一起来用,但为讨论问题,就要分清条理。
这个问题可以从我们的经历来认识。曾经的“文化大革命”,那是被称作“十年浩劫”的运动,不但中华民族文化受到残酷的扫荡,而且把国民经济逼到崩溃的边缘。我们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就是要加快速度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使得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事实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上出现了很严重的不良现象,属于道德上的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建设,更影响了人民生活的安定祥和。寻其根源,不能不对“文革”再作反思:我们曾经“大破”传统文化,如果不在反思中沉痛悔悟,得不到道德上的觉醒,那么,现在仅靠“以法治国”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又加上“以德治国”的方略。我是这样理解“以德治国”的:要加强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以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和提升我们所要进行的每一项事业,弘扬文化是我们所要“大立”的核心。我们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基,我们民族的立国兴邦之本,就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所以,我们把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崇高的理想和事业。
我国的工业化文明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正加速向前发展,虽然一些边远山区还处在农业时代,但许多地区已经进入工业文明,在大城市也已进入信息文明了。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越来越会感觉到自己陷入在由现代科学技术造出来的人工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生活失去了大自然对自己感情的抚育和陶冶而深感枯燥,生存远离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对社会人际的调解与谐和而倍感孤独,这样情况下的人性也会有所失却甚至异化。因而,人们对往日的生活故园愈来愈产生留恋、眷念之心。同时,过去年代的民俗风情也成为学者们文化研究的视域,所剩无几的遗存物成为宝贵的研究对象。于是,民俗文化研究竟成为现代人文学术的前沿性课题,文化生态学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在“西部大开发”号角响起的同时,“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也提出来了,而且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说明,现代文明的建设,必须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座上,或者说文明的目标应该体现在文化价值系统上,才合乎人们的理想。毕竟时代在前进,风俗民情也在随之而变,但古人早已说过:“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新的社会秩序和风气,应是大众谐调相处、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现在,国家已十分重视各类博物馆的建设,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许多有远见的民营企业人士也把目光投向文化产业这个朝阳事业,各种类别、类型的民间博物馆纷纷建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建设,就是陕西天都集团总裁王勇超先生的一项有识之举。
关中地区是周秦汉唐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之地。不仅历史文化遗产博大沉雄,是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而且民间风俗文化深厚丰富,流传下来的资源弥足珍贵。在现代农业科技普遍推广的今天,农民增收了,生活富裕起来,农村面貌正在改观。人们向往新的生活,改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在大规模地更新换代、拆旧建新的热闹中,往往把昔日生活的遗物轻易毁掉,不用多久的时间,可能就再难寻觅到踪迹了。这就要求我们用文化生态的学识目光去注意农村面貌的变异,及时抢救濒临毁灭的民俗艺术遗产,收集宝贵的遗物,把它保护起来。建立民俗艺术博物馆,就是收藏这些宝物的举措。如果再陈列出来,提供给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参观,去体会这些曾是祖辈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见证物的文化意味,从其血脉亲情的余温中,理解我们的生活之根所系。所以,在陈列设计中,即便是一件喂牲口的饮水槽,也要布置在棕红色丝绒的衬托中;一架木制的纺线车,也应放置在铺有华贵的绒毯上……,让参观者感悟到它的价值。因为,那是爷爷、父亲一生辛劳的证明,是奶奶、母亲一片慈善心肠的呈现。这不是小题大作,我们这样的做法是在提问:皇帝后妃们生活的遗物都会十分考究地华饰布置来陈列,为什么我们敬爱的父母长辈的遗物就随便乱堆乱放呢?既然是博物馆,就要把藏品当作经典展示出来,千万不可错认为收集旧物的仓库。我这样说,在表达一种虔诚尊重的心情,并说明民俗艺术博物馆在未来的文明社会中将会起到的文化价值。虽然在商品经济的市场运作中,博物馆成为旅游事项之一,但对它的旅游,不会完全混同为玩耍,而总会带有崇敬的心情,去体会它的文化,升华我们的情操。
(作者简介:李宪基,1943年9月29日生,山东蓬莱人。就职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曾任《艺术界》杂志主编。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版画作品《陕北腰鼓》获全国第十届版画展览铜牌奖,并选入《百年中国版画展览》。编撰《美术辞林?版画艺术》卷,出版专著《绘画审美探微》等,并有多篇艺术论文发表。)
李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