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陆法会是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本文重点介绍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收藏的元大德元年绘制的《明王变》与《护法诸王与明王》两幅水陆画,人物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亮,层次、质感、疏密、气氛无不动人心魄。表现出元代民间绘画事业的发展和特色。
水陆画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有古老的《明王变》与《护法诸王与明王》两画幅,据原文物工作前辈讲,这两幅画是解放初征集的,一直存放于慈恩寺内,七十年代末调入西安市文物局库房。其中一幅落款为:“大德元年(公元1295年)正月朔,江西吉安府五岳庙造像,弟子王乙统,徒侄弦春、王处、阳振、刘冬”。从而可知其为元代作品,是江西吉安五岳庙中的水陆画。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又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无遮水陆大斋,略称水陆大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悲济会等。据《释门正统》卷四载,所谓水陆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义。这是为超度亡灵,拔救幽冥,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佛事活动,其内容主要为设斋育经,礼忏施食,是中国佛教中盛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据杨锷《水陆大斋灵迹记》叙述得很清楚,金代流行一时,元明清三代盛行不衰。举行这种法会活动均隆重,规模宏大,时间多则七七四十九天,一般以七昼夜为期,参加法会的僧人多达上千人。一般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活动为为主,外坛是念经的主要会场,在法会中举行所有法事活动。至今有的佛教寺院还保存水陆画,例如青海乐都县西宁寺藏水陆画,在山西省内的佛寺中有水陆壁画。水陆画有轴画、壁画、雕塑等,内容丰富多彩,有佛、菩萨、缘觉、祖师、明王、护法、诸天、天王、力士、夜叉、飞天、印度古仙人等,还有天人、阿修罗、山岳江海诸神、儒教、先圣、城隍土地、毒恶诸神等,是集释道儒之大成,其中包括毗卢佛、明王、六道轮回等等许多密宗题材。根据神灵身份品级不同,又有上堂、下堂之分,卷轴画在法会时期悬挂,悬挂也是按身份品级不同分别挂于上堂或下堂。装裱的画轴镶边多分上堂与下堂,分黄绫与红绫,当时视水陆画很珍贵,只有在法会上才能悬挂,并按神灵或其阶段层展示,法会结束时净画取下卷起收藏,平时不能轻易悬挂,也不能单幅悬挂,是水陆法会的专用品,是中国汉化佛教世俗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直观宣讲佛法,传播佛教与佛教教义,从内容与题材看相当丰富,实际上它就是在“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有佛、玉皇大帝、孔圣三教长老,共享一炉香火,共同担负着普渡众生的神圣使命。
现存的水陆画较多,古老的发现很少。《明王变》(图一),长142厘米,宽76厘米。布本设色,绘一武士形象明王,三头六臂,赤足站立,怒发冲立,双跟巨睁,眉耸立,直立的一眼直盯前方,宽鼻向上,咧嘴呲牙,一派凶相,两侧面同样令人生畏,六臂各手持一法宝,上面双手高捧月亮与太阳,旁有飞云托浮,中双手持明镜与响铃,下面双手抓长戟与索带,袒胸露乳,身佩飘带、胸带、缨络,下穿战袍,腰系带,腹前缨穗随风舞动,脚颈带圈饰,浑身肌肉紧绷,充满力感。画右下角有款。这是一幅工笔重彩,用银珠、石青、石绿、章丹等矿物颜料,颜色至今仍鲜亮如故,描绘技巧高,造型能力达到既准确又生动的境界,应用夸张手法,又合乎人体结构比例。注意凶猛武士的气势体现,面庞狞厉恶狠,露出的胸、臂、腿、肌肉紧绷,六臂挥舞,握兵器,严阵以待,周围气氛紧张。整个画面设色和谐,神采飞动,线条劲柔疾缓,表现了人物须发、面像、肌肉、战袍的不同质感,疏密的组合富节奏韵律感,光彩照人。
《护法诸王与明王》画(图二),长142厘米、宽76厘米,布本设色。绘诸王与明王。为了介绍方便,将画中人物分为上、中、下三组,分次阐述,下层中间第一人韦陀,是画中主要人物,为眉目清秀的青年战将,面相方圆,体格魁伟,头带盔帽,身着铠甲衣,脚蹬战靴,腰系革带,前垂飘带,双手合十,臂置宝剑,显得威武勇猛。后随五人,右边为坦胸露乳,下着战袍,发须上冲,三眼凸目嘴牙咧嘴,六臂六手,各持日、月、长戟、索带,并作法印。左边一文官清眉长髯,身着宽袖长袍,双手合十,后面三位或红发青面、或黑面睁目、或红面獠牙。中组四位,均坦胸露乳,头带花冠,双目巨睁,咧嘴呲牙,下着战袍,身披飘带。前黑者回首挥舞左臂,左手托剑,中间四手做法印,剑搭於双臂上,右边一位左手托剑扛左肩,侧身前视。后边黑者左手托剑扛右肩。上组四人均身着战袍,秀目美髯,怒发上冲,手握法印,有黑面怒发者三只眼,獠牙凶相,手持长钢叉,有头戴袱头帽,左手持长剑,竖於胸前。整个画面人物众多,形态神情各一,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设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下至上展开铺陈,仅是韦陀,画成一位英俊世俗战将,前视静立,其余群王形象丑陋,神情狞厉,持剑舞戟,风驰火烈,各具动感,俊丑构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涵。所有的明王都围绕着韦陀,也就是说以韦陀为主,构成一个绝妙的群体,主次分明,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给人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
元代在绘画发展史上变化较大,首先是废除了两宋流传下来的画院制度,绝大多数画家不在朝廷任职,民间画匠与文人画师互相影响,促进绘画事业的发展。当时人物画家有名者刘贯道、王振鹏、任仁发、张渥等,代表元代人物画的水平,虽然人物画不及其它品种的画发达,但是除了出现很多人物名画家外,还涌现很多优秀人物画的作品,山西永济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是代表作品,规模宏伟,笔法苍劲,是美术史上的瑰宝。还有郑轴画《消夏图》(刘贯道作)、《伯牙鼓琴图》(王振鹏作)、《红衣罗汉图》(赵孟頫作)等等。上述的水陆画就是元代寺院画,同样是宝贵的民俗画——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元代的人物画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特点突出,时代风格明显,从作品看继承前朝的画风,特别是武宗元、李公麟的人物画对该朝的影响很大,线条精细深沉、流畅、潇洒、清柔刚劲,富有韵律感,重视人物形象的刻划,例如《消夏图》中的文人半躺在榻上,造型准确,神情显得平和谦恭,温文尔雅,把闲逸安乐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衣带轻飘,宛若空中行进,设色分明,深穆而温雅,古风朴朴,人物的形态与神态刻画细腻而生动。对于民俗的水陆画与壁画来说,都是“画匠”“众工”来完成,即一般民间中的“待诏”,例如永乐宫的壁画上就留有民间画工的名字可为例证。这些民间绘画同样具备元代的特点,画面纯朴、奔放雄劲、形象生动、比例准确合度、设色浓艳神气十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上述的两幅水陆画保存完好,为我们展示当时宗教美术的内容和面貌,不仅提供了研究当时绘画的实物,而且对于联系其它各地当时的民间绘画、认识传统绘画有了宝贵的资料,在研究宗教美术中,对于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民间的绘画与民俗民情就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王长启,1943年8月出生,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现任西安考古所研究员。主要著作《纪年时期的耀州瓷》,主编《中华国宝》(玉器部)。)
王长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