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径:9毫米
全长:190毫米
枪宽:35毫米
枪高:135毫米
全重:0.76千克
枪管长:111毫米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射程:50米
枪弹:DAP92式手枪弹
9*19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
9A型方案: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回转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整体塑料握把,握把上方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全枪为单元化组合式结构。
9A1型方案:是9A的变型,不同点是采用铝合金底把加后杆式护板,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没有发射机组件。
9B型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机构,击针式击发机构,铝合金底把,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保险扳把位于套筒尾部。
9C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复进簧套在枪管上,铝合金底把加杆式塑料护板,发射机构零件装在枪底把上。
9-Ⅱ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复进簧位于枪管正下方,击锤簧为扭簧,套筒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合金底把带两块塑料护板。
以上5种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建议将9A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进一步试制和试验,然后优化成一个方案。通过近5年的多次优化设计、试制和试验,完成了9mm手枪的设计定型。
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刚开始研制时,研究人员曾提出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两种口径手枪采用同一种结构方案。但当时这种设计思想未被普遍接受,于是在科研人员中征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进行优化设计。5.8mm手枪也有5种设计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闭锁、两种枪管起落式闭锁、中间块闭锁。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加工试制、试验,经专家评审,决定采用枪管固定的自由枪机贯性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双排双进弹匣,铝合金底把和U形塑料护板,复进簧置于枪管下方。
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5.8mm手枪进行了两轮短枪管设计方案试制、试验,但未取得理想结果。1996年3月,设计组根据“保持原指标”不变的要求,重新设计方案样枪,解决了抽壳、供弹等技术难题,但射击时震手现象比较严重。由于9mm手枪通过大量试验,结构比较成熟,尤其是采用弹性发射机支架和发射机构,射击时吸收套筒后坐能量,不震手,握持舒适,手感好。最终决定:5.8mm手枪采用9mm手枪技术成果,两种口径手枪主要零部件通用,5.8mm手枪新方案采用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原理。通过试验,射击震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使用部门反映,5.8mm手枪射击时后坐力很小,比9mm手枪更加舒适,精度更好。
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mm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枪没有;9mm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内部结构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发射机构、弹匣和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柄构成;零件数都相同,均为41种43件,其中发射机构通用零件16种18件,形状尺寸完全一样。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此外自动方式也不相同,9mm手枪为枪管短后坐式,与大多数9mm Para口径的自动手枪一样;5.8mm手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因此5.8mm手枪的一些部件看起来比9mm手枪简单,例如而9mm手枪的枪管上有闭锁凸笋和导引凸笋,而5.8mm手枪的枪管上则只有导引凸笋。
不过尽管自动方式不同,零部件不完全通用,但两种手枪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以下是两种手枪的基本参数:
9×19mm型 5.8×21mm型
全枪长 190 mm 188 mm
全枪宽 35 mm 35 mm
全枪高 135 mm 131 mm
全枪重(含空弹匣) 0.76 kg 0.76 kg
枪管长 111 mm 115 mm
有效射程 50 m 50 m
初速 360±10 m/s 480±10 m/s
弹匣容量 15 rds 20 rds
92式手枪采用部件、组件化设计,将零散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组件,不仅方便了平时的维护保养,而且又可避免较小零件的丢失。例如,将击锤、击锤簧、击锤簧顶销、击锤簧座、击发杠杆和套管结合成了击锤部件;发射机组件是由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结合而成,等等。采用了一件多用、一件多能的设计方法。例如,复进簧兼作挂机扳把的复位簧,击锤簧座又是保险的定位销等等,这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件,方便了使用。
发射机座由优质薄钢板冲压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它不仅结合了发射机构的全部零部件,而且在上部还设有抛壳挺和导轨。前导轨较长,装有连接座,后导轨较短,前后导轨共同导引套筒运动。为了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技术人员在发射机座上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击发方式为单/双动,因此在解脱待击状态下,只要膛内有弹也可立即射击。
保险机构包括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击针保险轴锁定击针,只要不扣动扳机,不论哪种意外事件发生,都不能使击针向前运动。不到位保险可保证每发枪弹的发射都必须在套筒复进到位闭锁后进行,否则即使扣动扳机也不能发射。手动保险机柄装在发射机座上,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单手操作。保险机柄置于保险位置时,可同时锁住击锤和套筒,这时击锤压不动,扳机也扣不动。保险机柄还兼有待击解脱功能,可使全枪从待击状态直接转换到保险状态,转换中击锤在其簧力作用下复位,但绝对打不到击针,保证使用安全。
92式手枪的生产中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例如采用热塑性好、强度高的工程塑料整体握把结构代替传统的金属枪底把,加工工艺简单,注塑一次成型,一致性、经济性好;发射机座采用冲压工艺,效率高;采用化学复合成膜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防腐蚀能力。
整体式底把是全枪的基座,安装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扣和弹匣扣簧。设置在底把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枪底把内。握持舒适、手感好,符合中国人的人体工程,解决了严冬季节使用时冻手的问题。弹匣扣可根据需要调换安装方向,为左手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点,便于夜间瞄准射击。从公布的图片中可以发现,准星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在设计定型时的准星位置在枪口帽上,而现在生产的型号则改在套筒前端。此外在底把前端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这两种口径手枪设计定型装备部队试用后,过去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军队装备9mm手枪还是装备5.8mm手枪?目前军方正在组织军事院校和野战部队进行两种手枪对比试验,究竟装备哪一种手枪目前尚不明朗,不过9mm手枪已经被一些大城市的公安系统试用或采用。
目前世界各国班用武器实现了小口径化(俄罗斯是5.45mm口径,西方各国是5.56mm口径,中国是5.8mm口径)。但军用手枪是否也要走小口径化的道路?根据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成果,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装备部队势在必行。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军队装备了5.45mm小口径自卫手枪。据报道,西方也在研制5.7mm小口径手枪,但尚未装备部队。我国开始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的时间比较早,自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92式5.8mm手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