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个入城式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眼前的乐声和舞姿会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明媚,雄浑的时代,尽管我们无法复制历史,可眼前的仿古迎宾入城式的确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梦幻,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成五时,人们就制定了《周礼》,从此几乎历代王朝都有礼志和乐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礼乐仪已逐渐制度化,据文献记载,历代王朝皇城的正南门,都是古代帝王出巡和迎接重要宾朋来访的御用之门,而今天,我们永宁门也就是正南门便是用来迎接宾朋的。西安人也大开城门用这一古老而隆重的礼仪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相同的是热情,不同的是今天的仿古迎宾入城式不是某朝某代礼仪的照搬或复制。而是属于西安人特有的迎宾礼遇。

我国是典型的礼仪之邦,从三千年前的《周礼》以后,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礼规,而且每朝的都不尽相同,现在我们看到的仿古迎宾入城式,不是某一个朝代礼制的照搬,既不是完全仿唐的,也不是仿秦的,仿汉的,因而叫仿古迎宾仪式,西安的仿古迎宾仪式主要是参照古礼中的宾礼和盛唐时期的仪规并深入古代民间的礼仪内容而创意策划的。

在1998年9月27日,国际旅游日到来的时候,当时的仿古城式还没有形成规模,参加仪式的表演人员不到百余人,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正是这第一次的迈出,才有了今天的上百人的强大阵容,也有了“中华迎宾第一式”的美誉。

国际旅游日的时候,申请要在城墙上办一些活动。当时就构思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入城式,参加表演的人员不到一百人,组织了赏在城墙上和门口都有布置,比如在城墙上有骑马巡视的士兵,一个挑灯,一个牵马,三个为一组,在门口设了站岗的士兵等等,总之是第一次所以比较简单,从人员到服装,道具都不是很考究,渐渐地在不不断的接待宾客的过程中,入城式也在逐渐成熟,完善从表演的形式到内容都充实了很多。同时,随着南门广场的建成,这条长长的窄道也有了“御道”之称,当克林顿仿问中国,首站到达西安的时候,西安人用盛大的仿古迎宾入城式欢迎这位总统,这一次的迎宾仪式是迄今为至规模最大的一次。

从1989年至今,已经举行了不同规格的仿古迎宾仪式100多场,曾先后接待过数十位国内外要人,在西安,他们不仅看到了钟楼、大雁塔、古城墙,这些静态的文物,同时也看到了以城墙做布景,以古战场为舞台的生动再现古老而传统的迎宾礼仪的动态文物。

西安的仿古迎宾入城式的出发点是将一个静态的文物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让它“活”起来。长安自古帝王都,在这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古都里,值得向外人展示的文物实在是太多啦,一提起这些静态的文物,西安人就像提到了自己的家什一样自豪,但要体现一个旅游名城最具特色化的一面,因而就有了今天的西安仿古迎宾入城式,这是西安特有的,也是六百五十万西安人的公共品牌,这是西安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今天,如何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西安仿古迎宾入城式无疑给西安旅游提供了新的理念。

来过西安的人们会记住钟楼、大雁塔、古城墙,这些几乎没有多少温度的名字,而看过仿古迎宾仪式的人们一定会新身领略到一个时代文化的风采,日本有仿古迎宾舞,它汲取的是唐文化的养份,把灿烂的唐文化与传统的日本歌舞相融合,从而在日本声名远播,而我们西安的仿古迎宾入城式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照搬,它将古老的皇家礼规与民间传统礼仪相融合,体现着古城开放和古城人的热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