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SAS枪族(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然而在1999年的印巴喀什米尔冲突后,印度陆军却提交了一份公开报告,指出现装备的INSAS根本达不到正常使用的要求。

在这份报告中,陆军抱怨INSAS存在重大缺点,质量也有问题,在一些如锡亚琴冰川、喀吉尔高地这样的高海拨地区使用的INSAS有部件损坏或破裂。主要的问题是突击步枪和轻机枪的快慢机、提把、枪尾的螺杆很容易损坏,枪管易膨胀,此外还有士兵抱怨INSAS只能实施3发的短点射。陆军指这些问题在喀吉尔冲突期间尤为突出,为此伊莎波尔兵工厂曾派出专家到部队调查,但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陆军官员还说,INSAS的研制和生产速度一缓慢,直到陆军要求在1990年装备武器,才在1989年7月开始加快研制速度,但实际上“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已经落后了八年”。INSAS的轻机枪已经在1987年11月至1992年4月期间完成试验,并在1995年之前完成军队的试验性装备,但陆军在1997年下订单时仍提出需要改进提把、光学瞄准镜座、握把和固定销。INSAS卡宾枪的生产也非常失败,要花费总值约2.218亿印度卢布的费用购买独立的生产设备。另外工厂研制5.56mm系统的曳光弹所花时间超过12年。

工厂也没有按预定的时间表交付INSAS。在1993-94年期间,印度陆军共订购了48,000支步枪,但只有7,000支交付部队,一支不多。然后军方计划在1995-2000年期间需求528,000支步枪,伊莎波尔兵工厂只提供了269,612支批次中的一半数量,约1万8千支,至于采购的37,600支轻机枪的需求,陆军仅接收了5,778支。虽然在1998年巴基斯坦的空袭中INSAS的生产线遭到破坏,但此前工厂就一直没有按时交货。

此外,报告中也指出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由于印度严重缺乏5.56mm北约标准弹,曾经在1996年向以色列订购了5千万发5.56北约标准弹,但这个订单最后被以色列人终止了(据说是迫于美国方面的政治压力),只有最初交付的四分之一数量送到印度。印度在1997中期开始生产低标准的5.56mm北约标准弹,陆军在共订购了4.346亿发子弹,但工厂只供应了2.655亿发子弹。弹药供应导致的后勤问题使得直到1998年,INSAS也只是装备特种部队和伞兵部队中的精锐部队。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2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