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红军长征付出哪些代价? 最头痛来例假!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重解长征之谜:行程更漫长 女红军付出哪些代价?

徐焰 马祥林

两万五千里长征,关键在于行,其他可以说都是围绕行。除了走路,女性同男性一样,还要面对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吃饭、穿衣、睡觉等等。

这些女性她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行军速度慢曾引来不满

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性,准备时间并不充裕。在一些女性的印象中,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就匆匆出发了。

她们每人带15斤的东西,其中包括5斤粮食。所有的东西被打成一个背包,外加一个挎包,里边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每个人的腰带上还挂了一个搪瓷缸,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她们与男红军相比,随身带的东西并不算多,但她们的行军速度慢,依然达不到要求.本来对女性随军就有偏见的男性,对她们拖后腿颇有微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速度慢也不能全怨她们,她们所在的干部休养连几乎集中了所有老幼病残。最初的长征途中,她们享受到了别人享受不到的礼遇:规定好的行军序列不允许任何人插队,但却可以为干部休养连一路绿灯,就连中央领导也不例外,站在路旁向她们行注目礼。

坚决“不得8块钱”

女红军的行军队伍分了又合,合了又分,过了遵义之后,就不再会因为行军速度的问题受人诟病了,人们更关注的是,她们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去。

邓六金长征到贵州时患了痢疾,两天不到就走不动路了。领导劝她留在老乡家养病,她坚决地说:“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队伍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