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抗联部队以杨靖
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人的名义发表了宣言,统一东北抗日联军建制,提出:每个有热血、有头脑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除了抗日以外没有生路。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关东军大部分兵力,杨靖宇率领的部队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把日军拖得苦不堪言。
马鼎盛:有个日寇军官描述杨靖宇,说他手提能打一千米的毛瑟枪,两百米外就打穿你头顶的苹果。杨靖宇并非一介武夫,他随身带着《孙子兵法》,作战特点是闪电突击,快速奔袭。像1940年1月9号一天之内,他跑了一百二十里,打了五仗。杨靖宇的山地游击战神出鬼没,日军称他“山林之王”。1939年日寇连续发出3个文件,只为消灭杨靖宇: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同时遭遇杨靖宇和其它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放过其它抗联军。
在中共东北抗日联军里,金日成是营连级干部。他对杨靖宇司令非常敬重。成为朝鲜国家领袖后的金日成回忆说:杨靖宇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眼就吸引了我。人值千金,眼值八百。我一看杨靖宇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厚而热情的好汉。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抗日联军已经在东北大地血战了7年,到1938年以后,抗联部队处于最艰难的处境,日军人数最多时达到70多万,伪军和警察一百多万。1941年后,4万多的抗联部队剩下的还不到2000人,大多牺牲在抗日疆场上。
韩光(曾任东北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代主任):东北抗联那就,一年,那不是六个月,七八个月,净是在雪地里这样子,你在毛主席他们那个打仗的地方,一年也不穿一个什么棉裤,也不穿个棉衣,我们那个时候要穿那个乌拉鞋,乌拉鞋里絮上草,还得用那个铁钉子绑上,不然滑,就在冰天雪地里战斗。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杨靖宇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抗击日本侵略军。以往,抗联的将士一旦被日军抓住,基本上都会被残酷地杀害。但从这个时候起,日伪当局开始将招降纳叛作为工作重点,企图从内部分化瓦解抗联。
马鼎盛:第一师长程斌的叛变危害最大。以往日伪军不敢在深山老林过夜,怕杨靖宇夜袭。程斌叛变后,日伪军讨伐队白天围剿抗联;晚上,程斌带兵继续追踪。程斌只要一听枪声,就知道杨靖宇在哪里。
关东军的档案记载,程斌投降后,立即带敌人摧毁抗联的密营,那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救命的物资。杨靖宇独创的密营是抗联孤军转战不败的法宝。程斌带敌军将蒙江县70多个密营破坏殆尽,杨靖宇的抗联军弹尽粮绝。在零下近40度的野外,没有寒衣和食物,不打死也冻死。但吃饱穿暖的敌人不停地围追堵截,抗联战士在杨靖宇带领下顽强坚持民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