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天,他对父亲说:“我也要去报考东山学堂。”
谭润区一听,急了:“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做首词,就像说话似的,还叫什么白话诗,这哪是什么诗?平平仄仄在哪里?讲授的什么物理、化学,哪样不是洋玩意?你看周围100里,谁用氧气加氢气做水?天上早就有这玩意儿!”
什么物理、化学,还有新诗、白话文,这对天天念着八股文的谭政来说,哪知道是些什么?“氧气加氢气做水”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结果,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硬顶着嘴:“新学就是好,讲科学,我不上新式学堂,就跟不上潮流!”但任凭儿子怎么说,谭润区就是一条:“不许你胡说!洋学堂好不过老私塾!”
结果,谭政一出门,陈赓又来了,叽里咕噜几句,谭政又撞开了父亲的房门:“你说去年湘潭饥民抢粮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呀,抢大户,抢米抢谷,要饭吃!”
谭政把眉头一皱,大声说:“我不是问这!”“那你问什么?”
“饥民抢粮,他们为什么要抢粮?”“为什么抢粮?地上开裂,禾苗干死,田里颗粒无收,家家缺粮,草根吃完了,不抢粮就要饿死。”
“好,为什么地上开裂?”“天不下雨,大旱灾,10个月没下过一粒雨。”
“这就对了,你想想,如果我们学了氧气加氢气做水方法,大旱灾不就不怕了吗?!洋学堂是不是比老私塾好?”
“你——”掉进陷阱里的谭润区说不出话来了。
结果,由于谭政的迫切要求,加上陈绍纯一家的极力支持,不久,谭润区终于同意儿子到洋学堂读书了。但当谭政如愿以偿考入东山高小时,陈赓已经出走在湘军当着那“饿肚子”的兵了。
1924年,谭政从东山高小毕业,陈谭两家为他与秋葵完了婚。此时谭政18岁,陈秋葵15岁。
婚结了,书也读完了,今后的路怎么走?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谭政与妻子商讨自己的下一步路怎么走。是吃祖辈的老本,还是自闯天下?小两口经过一番考虑和商量,最后决定,谭政走哥哥陈赓的路,去报考黄埔军校。于是,两人给陈赓写了一封信,询问黄埔军校招生的时间、地点。谁知此时陈赓已被党派去苏联学习,结果,没有联系上,谭政只好暂从父命在乡教书。
1927年,陈赓回国,被派往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特务营为营长。当他写信回家时,谭政再也按捺不住了,对秋葵说:“我就不去读什么军校了,直接跟大哥去当兵好了。”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妻子的赞同。
谭政当即给大舅子陈赓回了信,要求去当兵,参加革命。陈赓接到信后,特地派了两名军官接谭政去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