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催了他们好多次,得到的是各种借口,一直没有人来拖洗衣机。”昨日,市民黄女士致电本报反映,她在商场“以旧换新”购买了一台洗衣机,原本打算用旧机可以返还150元,但商家却一直没有派人来将旧洗衣机拖走。
据黄女士介绍,由于母亲家中的洗衣机年限较久,已经不大好用了,她想给母亲重新购置一台。1月12日,她在小河区一电器商场看中了一台价值1500元的洗衣机,当时商家告诉她,这台洗衣机可以“以旧换新”,购买15日之后,商家会派人到她家将旧机拖走,并按旧机容量返还她一定金额。“我的洗衣机容量为5升以下,他们答应返还我150元。”黄女士说。双方约定数日后将洗衣机送至孟关的黄女士母亲家中。
“洗衣机他们隔了两个多星期才给我送到,还是我不停地催他们才送来的,当时都快过年了。”提到送货过程,黄女士不愉快地说。之后黄女士就何时来拖旧机问题数次与商家联系,但对方均以各种借口来搪塞她,一直未派人来。“我还亲自去过几次,他们倒是很客气,但再客气也没用啊,不派人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黄女士几乎每天都在打电话,甚至打到了商家总部,但都没有得到解决。
“上星期他们终于被我‘逼’来了,但是我等了一早上都没人来,后来拖机师傅告诉我他被堵在二戈寨来不了了,我问他明天能不能来,但他又说明天只能等商家另行安排。”为了这事黄女士已经花去了几十元的电话费,她觉得实在没有精力与商家继续周旋,她决定不要这150元了。“洗衣机我扔了或送人都可以,我不会与他们继续纠缠了。”
黄女士认为这样的“以旧换新”不过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是一种促进销售的方式,她受到了欺骗。“我再也不会去那里买东西了,但是这样大的商家为什么会为了这一点蝇头小利,敢于冒着丧失诚信的风险呢?”黄女士很疑惑。
长期从事营销工作的朱先生表示,其实诚信是商家之间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个别失去自律之心的商家,使用再高明的手段欺骗消费者,终有被识破的一天。商家莫为赢取一点小利而使建立起的诚信大厦在消费者心中坍塌,这样的损失是很难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