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人士表示,由于并非公司董事会成员,不太了解公司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黄家没有给钱。
记者随后向国美发言人了解情况。对方表示,如果上市公司需要支付补偿款,还需要董事局表决并通过,然后发布公告。据他了解,现在没有这个情况。“这是陈晓及董事局的决定。”
按照这个说法,陈晓此番离开,除了他手上原本持有的国美股票之外,通过近一年的抗争并未为自己带来任何“增值”。
记者昨天未联系到陈晓,也未获得上述说法的相关置评。
有传闻称,陈晓与黄光裕家族争端的起源,是当时已经在狱中的黄光裕与陈晓欲就其手上的国美股权转让达成协议,以3港元/股的价格收购。但是,按照大股东方面的说法,陈晓原本已经同意,但突然反悔,最终导致大股东以“激进”的方式,直接致函上市公司。
但上述说法并未得到证实,记者查阅之前的资料发现,大股东曾在2010年8月给媒体发文——《陈晓一个人的战略》。
大股东代理人曾经对媒体表示:“其实当时黄光裕家族提出高溢价收购陈晓手中的近2亿股股权,陈晓并没有异议,但是除出让金之外的特殊补偿方面,黄光裕家族提出的条件陈晓不接受。”
虽然无从考证当时双方究竟在补偿款上存在哪些争执,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双方“战斗”的背后,补偿问题也不了了之。
记者查阅香港联交所资料发现,截至2010年7月27日,陈晓共持有208061228股国美股票,占比1.38%,虽然昨日国美电器港股开盘大涨,但按照2.79港元的收盘价计算,陈晓手中的股票价值约5.8亿港元。但2.79港元的股价距离当初黄家提出的3港元/股,仍然有一定差距。
陈晓离开应该是双方妥协的最终结果。2010年12月,国美特别股东大会上,国美董事局从11人增加到13人,邹晓春以及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局。看似大股东与陈晓达成和解,但此时双方应该已经就陈晓离职等问题达成协议。其中,贝恩资本等资本方的意志也起到了重要的斡旋作用。